当前的位置:主页 > 各地 > 安徽

淮河能源集团一新技术经验被全国推广

时间:2022-09-15 来源:安徽国企网 分享:

日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关于转发淮河能源集团煤业公司断层破碎带治理经验的通知》,在行业内推广淮河能源集团断层破碎带治理方面的经验做法。近年来,集团公司围绕采掘期间破碎带治理难题,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制定企业技术标准,有效降低采煤工作面片帮风险,实现了从“被动过断层”向“主动治断层”的转变,从被动防范事故向超前防范重大事故诱导因素的转变,在管理体系、地质保障和创新断层治理技术等方面为行业单位提供了借鉴经验。

  制度体系先行技术管理两手抓

淮南矿区断层构造复杂,是典型的“三软”“三高”煤层。目前,淮南矿区所属矿井每月采煤工作面约26个,过断层工作面占采煤工作面总数的近80%,其中40%的工作面受到断层严重影响,每个工作面回采期间平均要遇到超过10个断层破碎带。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是制约淮南矿区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技术难题。

面对困难,该集团明确提出,“要像治瓦斯一样治理断层破碎带”。

在技术层面,淮河能源集团自主研发断层破碎带超前治理工艺、材料、机具,创新建立了成套治理技术体系。同时根据淮南矿区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

在管理层面,煤业公司专门成立断层治理领导小组,每月召开断层治理分析会议,超前3个月至6个月对断层破碎带治理进行安排,重点督查矿井超前治理情况,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性分析通报,指导基层单位断层治理工作。

图片

  超前治理管控安全效益同见效

“以前我们干采煤最怕遇到断层,不仅有片帮掉顶的危险,进尺还久久上不去。现在实行断层破碎带超前治理,让我们在安全的环境里作业,不影响进尺,收入还有保障。”张集矿综采五队准备班班长说道。

据了解,张集矿前段时间回采的1613(3)工作面FS227断层落差达到了4.5米至6.2米。如果按照普通的过断层方法,施工难度很大。为了确保安全顺利回采,该矿做好地质异常区分级管控,探准断层,探清构造,保证断层控制准确、预报及时,为采掘工作面断层超前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通过实施破碎带超前治理,降低了采煤工作面片帮掉顶风险,消除了因化学浆发热而引起自然发火的风险,保证了回采效率,避免了因工作面片帮掉顶而造成的瓦斯超限。

通过断层超前治理,1613(3)工作面增加煤炭产量21万吨,增加收益7358万元。而这只是集团公司成功实施破碎带超前治理的一个事例。使用相似的超前治理方法,潘二矿11123、顾北矿13121工作面都取得了同样的成功,3个工作面共增加效益超4亿元。

  应用新技术 过断层不再“硬碰硬”

潘二矿11123工作面发育76条断层,断层最大落差9米,其中4号异常区影响走向长70米,内含3条断层。

过去采煤工作面回采至地质异常区时,采取的是加强支护、煤帮管理等老办法,也就是“硬碰硬”地过断层,安全威胁大、材料投入大、职工劳动强度大。为啃下4号异常区这块“硬骨头”,潘二矿实验性地采用新型无机复合注浆材料,进行超前注浆加固。

经过超前治理,潘二矿安全高效完成了工作面回采。与未进行超前注浆加固的2号异常区回采相比,4号异常区工作面日均回采进度提高了0.6米,效率提升63.6%,相同时间内多生产煤炭8.04万吨,增收5072万元。

下一步,淮河能源集团煤业公司将继续聚焦科研攻关,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断层治理技术体系,制定具有淮南矿区特色的断层治理技术规范,做到所有矿井、采掘工作面断层治理和小煤柱注浆加固全覆盖,进一步提高矿井本质安全水平。

新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