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主页 > 各地 > 安徽

一根小小的锚杆可以创造多少价值?

时间:2023-05-24 来源:安徽国企网 分享:

在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煤矿,凭借着“一根锚杆”,鼓起了职工的“钱袋子”,唤醒了一块“沉睡资产”,撬动了一个价值600多万元“钱景”的产业。

1.jpg

  困中破局,闯出创效新路

走进恒源矿机修厂产品制作车间内,一条条自动化流水线高效运转,一根根高强锚杆经过定长、切断、缩径、滚丝等数道工序后“排队”走下生产线,操作工们有条不紊赶制订单,宽阔的厂房内机器声轰鸣,生产秩序井然。

“可别小看了这根小锚杆,背后的经济效益大着咧。”一旁的车间主任张萌笑呵呵地给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以2022年为例,车间全年加工锚杆共计54.09万套,矿自用23.77万套,外销30.32万套,创效660余万元。

其实,恒源煤矿这条创效路当初完全是被“逼”出来的。时间回溯至2016年,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煤炭企业步履维艰。同样面临严峻生存危机的恒源煤矿鼓励各基层单位开动脑筋,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该矿机修厂在集思广益之后,决定发挥技术优势,发展锚杆自制加工产业。

“锚杆采购成本低、使用量大,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销路。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利用好现有技术,引进全自动锚杆生产线,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机修厂支部书记程艳明说。

引进生产线是第一步,MA(煤安)证书才是重中之重,关系着锚杆产品的市场销售资质。查资料、做拉力检测、编写检测报告……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恒源煤矿自制加工的锚杆承载力达到180千牛,抗拔力、承载力等指标均达到要求,成功通过国家安标中心验收,获得MA证书。

2016年6月,恒源煤矿一体化全自动锚杆生产线顺利投产,平均月产锚杆3万套以上,在满足自身生产需求的同时,还大量外销到皖北煤电集团所属兄弟矿井。

2016年底,一张锚杆生产线产值创效统计单,让机修厂的“创客”们看在眼里、喜上眉梢:全年加工生产矿用锚杆24.31万套,实现产值744.27万元,创效132.16万元。

2.jpg

  借壳下蛋,唤醒沉睡资产

小试牛刀便尝到效益“甜头”,恒源煤矿认定锚杆自制加工大有前景,看到络绎不绝的订单,决定引进新的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

不过场地问题却成为制约新生产线落户的首要难题。受限于厂房空间狭小,原有的锚杆生产线无法整体安装,一直放置在厂房外部进行露天作业。

露天作业靠天吃饭,遇到高温雨雪天气就不得不停工停产,严重制约生产效率、耽误生产进度,同时设备损耗、日常维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何解决新旧生产线的用地需求,成为摆在恒源煤矿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尽管多次调研矿区空地使用情况,却一直没找到理想场所。

这时,前往刘桥一矿机修厂领取闲置机器的原技术员黄王斌带来一则好消息——毗邻的刘桥一矿有大量闲置厂房。2017年,刘桥一矿响应去产能政策,正式关井闭坑。昔日喧嚣热闹的矿区人走楼空,土地、库房、设备等大量固定资产也长期闲置下来。

一边是恒源煤矿对空间资源的需求,一边是刘桥一矿大面积的闲置厂房,恒源煤矿决定借壳下蛋,尝试利用刘桥一矿闲置厂房,解决锚杆生产线用地的燃眉之急。

经过调研论证,刘桥一矿占地3150多平方米的机修厂拥有两个生产车间和一个原材料存放大棚,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完全符合锚杆生产需求。经过审批同意后,2018年,恒源矿机修厂锚杆生产线整体搬迁至刘桥一矿,让“沉睡”的资产重新焕发活力。

  强链补链,丰富产品体系

为端好这个饭碗,恒源煤矿继续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在该矿机修厂开展了一系列强链补链固链措施,进一步培育壮大锚杆自制加工这一优势产业。在原有一条生产线的基础上,又引进了一条全自动左旋锚杆生产线,并自制了一条右旋锚杆生产线。生产规模壮大了,机修厂的底气也更足了。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效益,恒源煤矿在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上做足文章,编制了锚杆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围绕生产流程制定检验规程标准。从原材料进厂开始,对产品加工、生产、试验等关键流程全方位管控,力争客户“零投诉”;大力推行自制加工内部市场化运行机制,通过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优化设备性能,按需生产,力求产品不积压,尽可能多产创效。2020年,恒源煤矿与江苏邦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自动上螺帽机”生产线配套技术项目,将锚杆单班产量由600套提升至900套,每班只需1人,创造出丰厚的经济效益。

除了主打锚杆业务外,恒源煤矿机修厂一直在不断尝试调整产品结构,丰富产品体系。新钢带加工等新的项目相继落户,进一步增强了该厂的核心竞争力。2022年,新钢带加工发放26万余米,创效益233.09万元,成为该厂除锚杆业务外的第二大效益源。

“锚杆不限于矿山巷道,在桥梁隧道、轨道护坡等工程领域同样应用广泛,将是我们未来的发力点。”机修厂副厂长黄王斌表示。

新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