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主页 > 各地 > 河南

走在前列攀高峰——永煤嵩山煤矿扭亏脱困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时间:2022-11-15 来源:河南能源集团 分享:

从持续亏损严重,被列入扭亏或关停对象,到如今旧貌换新颜,2022年已创造利润总额21308.54万元,原煤工效达到1132.32吨/人/年,矿井实现起死回生,永煤嵩山煤矿走出了一条凤凰涅槃的重生之路。

今年9月10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李涛到该矿慰问调研,对嵩山煤矿在改革脱困过程中打造的“自强不息、永不言退”这一独具特色的“嵩山文化”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嵩山煤矿紧紧依靠全体干部职工,以党建为统领,以“六大变革”为方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扭亏脱困新路径,体现了企业改革发展的“嵩山高度”。

9月19日,李涛主持召开集团公司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对嵩山煤矿改革脱困工作取得的历史成绩再次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软”煤层,全国罕见,开采难度大,投入成本高;

遗留难题持续叠加,企业贷款多,涉外诉讼案件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人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职工流失严重;

……

2019年,嵩山煤矿亏损3763.78万元;2020年,煤矿亏损8768.73万元。由于人员流失严重、安全投入不到位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矿井安全生产经营陷入恶性循环的被动局面。

……

这是一个向死而死的节奏。

内外交困下,时任安阳鑫龙煤业安监局局长的孟现锋被推到这里“救火”,就任洛阳煤业副总经理、嵩山煤矿矿长。到任之初,他心里只担忧一件事:“这个矿井要是关了该咋办?”

党建赋能凝聚攻坚合力

“职工磨洋工,干部不想管,采掘接不上,职工士气低,这就需要党的组织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这是刚上任时,孟现锋与矿党委书记李红军彻夜长谈时的一句话。

随后,一场围绕“严峻形势怎么看,矿井关闭怎么办,矿井重生怎么干”的形势任务大讨论活动拉开了矿井改革重生思想大变革的大幕。

“讲存亡,也讲发展;讲大局前景,也说个人得失。其中的关键是让大家形成共识、坚定信心。”李红军说。

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关键在于思想能走多远。形势任务大讨论从矿井层面延伸到区队、班组,“矿井存亡,人人都是关键一环”的主人翁观念在全员心中落了地、扎了根。

秦凯是该矿机电科主管技术员,在他的努力下,设备和配件的复用率提高近2倍,新配件购置相比往年减少30%。因为成绩突出,他被评为“创效先锋”,矿党委奖励他一台全自动洗衣机。

“给我评的是‘创效先锋’,以前发个证书就完了,没想到这次竟奖了台洗衣机。”秦凯连说“没想到”。

为强化党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嵩山煤矿党委以“双岗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积极开展“党群共进”双提升活动,大力推进“楷模先锋工程”“人才强企工程”建设。“创效先锋”秦凯正是受表彰的职工之一。

“以前,因为不太注重人才培养,荣誉、待遇等激励措施未及时跟上,导致生产技术骨干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李红军说。

因该矿与周边民营煤企在工资待遇上有差距,导致部分技术人才出现人心浮动的现象,仅2020年,就有100余名生产技术骨干人员离职。

问题出在哪里,党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在哪里。为认真倾听职工呼声,方便职工表达诉求,该矿建立了矿长、书记接待日制度,对职工在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党群工作等方面提出的数百条意见和建议给予建档立卡解决。

该矿把每月26日定为发工资日,雷打不动,除此之外,还补发公积金,给大家定做工装,让每一个人体会到企业的用心与关怀。

10月底的嵩山开始入冬了。对于渴望打造一支能打硬仗、敢打胜仗的干部职工队伍的嵩山煤矿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时机。

自2020年以来,为重塑团队意识,激发昂扬斗志,该矿每次组织300余名生产骨干及中层管理人员,分批开展拓展训练。

有人不理解,在煤矿上班已经很累了,为啥还要白费力气?在拓展训练动员会上,孟现锋给出了答案:“通过军事素质训练和团队项目合作,激发潜能、挑战自我,达到团队信任、有效沟通、合理组织、听从指挥的目的,凝聚改革攻坚的集体力量。”

紧抓思想大变革的有利机遇,嵩山煤矿顺势推出了安全大变革、技术大变革、管理大变革、效益大变革和民生大变革等关键改革措施,积极引导干部职工除陈纳新,在变革中谋发展,矿井发展逐渐走上正轨。

技术攻坚啃下硬骨头

中岳嵩山,地处登封市西北,最高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立于峰顶,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风景独佳,是中原地区第一名山。连天峰往西20余公里处,便是嵩山煤矿。

与嵩山地表的迷人风光相比,百米井下的地质构造却有着让人难以言说的痛楚。

“煤田遭受过多次滑动构造影响,煤系地层‘稀碎’,强度低如面粉,打根锚杆就像在面粉里插根筷子,支护难度极大。”该矿生产科科长王晓明介绍道。

翻看资料可知,这里便是国内众多专家嗟叹的“全国首例、世界罕见”的典型“三软”煤层:软的顶板岩层、软的主采煤层和软的煤层底板岩层。

“主要影响就是巷道压力大,变形快,安全隐患大,支护成本高。”在解释“三软”煤层带来的施工影响时,王晓明这样说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矿不断进行探索尝试、自主试验,先后采用11号工字型钢、U29型钢棚、U36型钢棚+U型钢中柱支护,均未能有效扭转巷道变形且支护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

煤巷失修直接威胁安全,又抽不出人员进行新区域的开拓,劳动强度大等因素一度使该矿成为不放心矿井。“支护”问题成为影响整个矿井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心想扭转局势的孟现锋下了决心,死磕支护难题,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

“虽然没办法选择地下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样克服它。”在一次早调会上,孟现锋对大家伙儿打气道。在他的带领下,该矿成立了支护改革领导小组,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举措,积极组织人员到淮北芦岒煤矿、甘肃平凉新安煤矿、郑煤赵家寨矿等典型软岩矿井实地取经。同时,邀请多个国内知名支护团队到矿观摩、提方案。2020年8月,通过组织技术攻关、多方论证、不断优化、反复实践,最终形成了以锚杆索支护理论为依据、主动支护为主线、锚网索+钢棚的复合支护工艺。

“这是我们的设计图纸,你看摞起来有一人高了吧!”生产科副科长郝怀玉说,从开始摸索至今,他们从未放弃过,改进再改进、创新再创新。

2021年,该矿2112上顺槽巷道采用“半圆拱钢棚+双向拉伸护帮网、菱形网+铁背板+锚索”的支护形式取得显著成效,设计全长840米一次掘进到位,让矿井延续近10年以单一架棚的煤巷支护形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们的支护改革不仅解决了矿井常年煤巷失修的难题,还带来了生产系统优化、人员劳动强度降低等系列向好的连锁反应。仅2200、2112两个工作面就减少掘进工程量1640米,直接节约生产成本2460万元,形成了豫西地区首个大采长工作面。”望着修缮一新的巷道,孟现锋如释重负道。

创新管理提升经营效益

走在矿区,新修剪的树木绿植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没啥奇怪的,我们对矿区树木进行修剪,修剪后的树枝截成坑木、背木后减少了支护材料的投入。”孟现锋对记者的反应已是见怪不怪。

据他介绍,去年,该矿把修剪后的树枝截成80立方米的坑木和1.5万根背木棍,一次就节约支护木料投入20多万元。

一切为了生产,一切为了效益。近两年,嵩山煤矿实施“全员抓节约”举措,通过深入推进“市场化”管理,广泛宣传“钱是挣出来的”理念,将产量、进尺、材料、工效等指标分摊到各班组,通过考核激励办法,引导班组算着干、干着算。

“干工作就像在家过日子一样,都得用心盘算着,不仅节约成本而且个人也能从节约中得到实惠。”嵩山煤矿综采队职工高俊峰有着自己的一本“节约经”。

在他看来,那些废旧的编织袋、铁背板、废旧工具也都是宝,这次暂时用不上,不等于就是废料,只要巧花心思,也能起个大作用。今年,他们用废旧U型钢加工制作锚索托盘、锚索梁、简易连板、铁柱鞋等物件,边角料再按废旧物资处理程序进行售卖,做到了“吃干榨尽”。1~9月份,该矿修旧利废共计节约资金867.88万元。其中,修旧设备532.78万元,设备组件289.01万元,小型电器46.09万元。

节约如同燕衔泥,浪费就像河决堤。本着“能自主绝不外委”的原则,2020年8月份,U型钢加工维修由外委变自主,每月可节约资金6万元;11月份,矿区地面卫生打扫由外委变自主,每年可节约资金60万元;2021年,煤棚损坏修复工程和新建停车场项目自行组织施工,减少外委施工费用约40万元。在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问、处处有人管的要求下,1~9月份,原煤制造成本实际完成175.66元/吨,同比节约36.37元/吨。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材料考核办法,该矿还对材料审批、发放、领用等“全程监控”,通过“五级考核”将单位和个人的职责详细地划分,层层把关,责任到人。

煤矿是耗电大户,对于矿井来说,电耗所占比例相当大。其中,风机、水泵、压缩机、提升绞车、瓦斯抽放设备的用电量就占整个煤矿生产用电量的40%以上。科学合理规划机电设备的运行及检修时间,确保机电设备高效运行,又要降低耗电量是考验机电管理人员的一道难题。

“我们充分利用峰谷电价政策,合理调度大型设备运行时间。同时,开展节电技术改造,避免设备功率不匹配造成浪费现象,做到安全降耗双兼顾。”该矿机电科副科长周小蕾介绍说,1~9月份,嵩山煤矿总电费同比节约了18.34%。”

作为集团公司首批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试点单位,两年多来,洛阳煤业及嵩山煤矿紧抓机遇,对矿领导班子进行公开选聘,将任期绩效目标写入《聘任协议书》和《年度目标责任书》,以能力定职务,以业绩定待遇。紧紧牵住契约化管理的“牛鼻子”,将契约管理覆盖到班组,延伸到职工,渗透到管理的每个环节,巧用改革之斧,契约化之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2022年初以来,该矿实现营业收入51261.93万元,同比增长20597.71万元,实现利润21308.54万元,同比增长14984.7万元,矿井脱困增盈实现了三级跳,成为豫西地区国企改革脱困的典型代表。

从被列入扭亏或关停对象,到如今的蒸蒸日上、旧貌换新颜,嵩山煤矿凭借着“自强不息、永不言退”这一独具特色的“嵩山煤矿文化”,走出了困境,实现了涅槃重生。

回望这两年多的工作,孟现锋总是把矿井的不足挂在嘴边:“你看,在标准化建设上,一定程度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成本,这主要是煤巷支护虽然取得阶段性成绩,但还未彻底解决。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早日从‘根’上解决‘三软’煤层支护难题,破解矿井发展‘瓶颈’,以实际行动为集团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创建一流企业再立新功。”

新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