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主页 > 各地 > 陕西

逐“绿”前行 “碳”出新路——红柳林矿业公司打造绿色矿山纪实

时间:2022-11-07 作者:宏伟 来源: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分享:

“矿在绿中、路在林中、花在丛中、人在画中”是红柳林矿业公司给人的第一印象。这幅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画面的背后是该公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落实“双碳”发展要求,初心不改打造绿色生态矿山的结果。


近年来,红柳林矿业公司坚持黑色煤炭绿色开采,构建循环产业链,打造“看不到煤”的花园式矿山,让这片“黑色煤海”实现了“绿色转身”。先后入选省级、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荣获第三届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奖,获评“十三五”节能减排先进单位,成功入围“能源企业低碳发展贡献力50强榜单”……如今的红柳林已真正成为“花园式矿山”,穿行在矿区,草木葱茏,鸟语花香,成为了毛乌素沙漠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采煤不见煤,矿山“绿”意浓

红柳林矿业公司坚持生态优先,在一流发展中全面融入“绿色矿山”发展理念,从优化景观规划入手,科学布局,见缝插绿,见空补绿,先后对生活区道路两侧、办公楼、餐厅和职工公寓四周、围墙内均进行了绿化,对生产辅助区生活污水处理站、矿井水处理站、变电所四周均进行了绿化,对生产区道路两侧、各建筑物四周均进行了绿化。实施了绿肺林荫项目,种植了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樟子松、油松、新疆杨、旱柳等植物。对文体中心周边5000平方米、新建洗选系统周边场地9346平方米及危废库周边场地、工程煤棚周边场地进行了全方位绿化,形成了以茶桥槭、海棠、女贞、丁香树种为主体,以观叶、观花树种为点缀,以花灌木为辅助的自然风景带,矿区绿化面积累计达11.9万平方米,可复绿面积绿化率达100%。同时深入贯彻落实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理念,全面优化采掘、洗选生产工艺和设备,引进国内外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利用模式。先后投入940万元,对地面供热锅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站、矿井水处理站和井下超磁水处理站,配置了完备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经设备处理后均回收循环利用于矿区防尘、抑尘洒水、绿化灌溉等方面,实现了零排放。建设完善粉尘和噪声监测系统,实现全范围、全过程、全时段智能监管,取得了显著效益,真正实现了绿色开采、清洁生产。同时,建成了红柳大道、乌金大道及太阳石主题雕塑,翻新了室外篮球场,对生产生活区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实施了主要楼宇亮化工程,安装了LED智能照明路灯,照亮了职工回家的路,打造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的绿色矿山。


“我们把优化生产工艺、推进智能创新作为打造绿色矿山的‘驱动轮’,把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构建本质安全矿井作为打造绿色矿山的‘控制器’,把夯实红柳文化、构建一流企业作为打造绿色矿山‘发动机’,在资源开采的同时还自然美丽和价值,全方位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宏说。

科技赋能,解锁绿色开采方案

在井上动动手指,就把井下的煤采了;从采煤到运煤,全程不见黑色痕迹;生产到哪里,复垦绿化就到哪里,昔日采矿地变成公园、草原……如今,越来越多的煤矿解锁绿色开采方案,用实践证明煤炭绿色开采、清洁利用、生态开发的可行性。

“我和搭档合作得很愉快,工作也轻松了很多。”皮带运输队巡检工高峰高兴地说。高峰所说的搭档,是红柳林矿业公司新引进的轨道式皮带巡检机器人。目前,这款机器人供职于主井三部,和高峰一起负责巡检长度为1000米的皮带。

这款机器人搭载了高端监测设备双视云台摄像机、红外热像仪、可见光摄像机和补光灯,精准检测皮带跑偏,托辊、电机、减速机等设备温度以及一氧化碳、硫化氢、瓦斯、氧气和巷道粉尘浓度,把巡检工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极大降低了胶带事故对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

不仅仅是皮带运输系统,在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通过智能化设备直接接触煤炭,在大大提升煤炭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煤炭污染。

该公司以建设“智能矿井、智慧矿区”为目标,围绕装备、网络、IT基础设施、智能应用及综合管理五个方面,制定红柳林智能矿山总体规划,一批批智能化项目开工建设,一个个智能化成果瓜熟蒂落,实现了矿区可视、可管、可控,业务数字化、系统全联接、数据全融合。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已先后建成了厚煤层、中厚煤层等12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保持自动化率97%以上常态化运行。在此基础上,依托5G、云计算、地质透明化、大数据分析、设备姿态增强感知、视频AI算法识别、惯性导航空间定位、激光雷达测距等技术的应用,实现采煤机规划截割、智能调高、液压支架防碰撞检测、直线度调直和周期来压预警、安全姿态感知、人员精准定位及危险区域禁入识别报警等功能,达到了“少人则安,减人增效、绿色开展”的效果。

外有生态治理,内有“绿色燃烧”

环境就是民生,绿水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沿着整洁的路面进入矿区,在阳光的照耀下,园内树木显得格外青翠挺拔。“高颜值、高品质”已成了企业的代名词。

通过绿化改造和环境治理,矿区有了“外在”的绿,为让绿“由内而外”,实现“绿色燃烧”,2020年,红柳林矿业公司携手蒙草集团、陕西生态产业公司等国内一流企业,对采空区进行立体式生态恢复治理,致力打造“绿色立体生态”示范矿井。先行在矿区皮带走廊南侧选取300亩规划建设“立体生态修复示范园”,打造集煤炭科普、生态大棚、疏林草地、雨水花园等于一体的多重生态区,集中展示现代化矿井绿色发展成果。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实践,由自耕体验区、林下活动场地、亲子林果采摘区、特色花海、缀花草地、户外剧场、叠水景观、景观盒子、台地景观等22个项目内容组成的“立体生态修复示范园”一期工程已初具规模。站在园内,微风和煦,白云低垂,入眼之景,一片绿色,所到之处,皆为热土。同时,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对各项方案确定的范围进行了治理复垦。对排矸场已填埋区域进行了土地复垦绿化造林,栽植了樟子松、臭柏等,播撒了适宜生长的紫花苜蓿。为了更加有效保护和恢复,定期进行浇水养护,更好地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和改善植物成长环境。


2022年,该公司着力推进立体生态修复示范园二期建设,在厂区南侧120余亩土地上打造一座符合公司文化及长远发展的多功能休闲生态公园。

“我们积极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统筹部署了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工作,及时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确保与周边自然环境高度协调,区域整体生态得到了保护和恢复。”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波峰说。

“十四五”中后期,红柳林矿业公司在建成立体生态修复示范园二期的基础上,实施万亩草原计划,全力构建“生态+科普+休闲+旅游多元化”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高山草原+林果经济”绿色发展品牌,构筑绿色旅游产业链,实现井上下绿色生态协调发展,不断提档升级绿色矿山建设水平,不断开创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宏伟)

新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