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米超长工作面2月份产量90万吨,3月份产量108.6万吨,平均日产量超过3.5万吨,有望稳定在4万吨!”日前,在一季度生产分析会上,小保当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征的讲话鼓舞人心。
从积极探索到引入安装,从工业试验到高效生产,从月产80万吨到突破百万吨,小保当人探索出了煤炭行业2至3米中厚煤层稳产高效的“独家秘方”。
破题!科技创新破瓶颈
近日,在全国首套450米高度智能化超长综采工作面,地面调度指挥中心远程启动采煤机,机械轰鸣声在工作面响起,割煤、运输、推溜、移架,循环作业……采煤设备有条不紊地自动运转。
然而,在设备使用之初,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将工作面长度增加到450米,而且要实现高度智能化,这在国内煤炭开采史上属于首创,设备选型、安装、运行等方面基本上没有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可借鉴,只能迎难而上,摸着石头过河。
2021年8月,450米超长工作面进行工业性试验。这对于该公司二号煤矿综采一队队长刘随强和他带领的队伍来说,才是考验的开始。顶板压力分布规律不明、运输机负荷控制过载、煤机速度联动不稳定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三座大山”,解决不了意味着工业试验很有可能要失败。
“‘首个’意味着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遇到的技术改造、人机匹配等所有问题,都只能自己去摸索着解决,而且必须成功,不能失败。”在该公司生产协调会上,杨征的讲话铿锵有力。
面对重重困难和严峻考验,刘随强没有后退,在该公司的支持和指导下,迅速组织高级技师及生产技术骨干成立创新团队,通过与各大设备厂家进行交流沟通和现场试验,终于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生产过程中,遇到煤与矸石堵塞煤机,会造成运输机负荷过载,他们在实践中反复检验,果断采用“分段控速”的采煤工艺,有效避免了由于运输机煤量过大造成煤机堵塞的生产安全问题,大大提高了采煤机速度。
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时推拉不到位,煤机在行进过程中,刮板运输机不能直线推移,从而严重磨损链条。队上的研究生立即组成研究攻关小组,对液压支架移架及推溜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在调整液压支架相关参数和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了刮板运输机保持直线推移。
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刘随强带领团队完成各类创新成果100余项,申报专利3项,书面总结出450米超长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机电管理、一通三防、队伍建设等各类经验80余条,初步形成了一套超长工作面智能开采的技术体系。
“那1个多月的时间,生产、检修每个班都能够发现问题,老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我们几名队干和技术骨干就轮班守在井下,一次次试验,一个个解决。”刘随强说道。
精准!人机匹配再升级
作为国内首个试验性450米超长工作面,不仅要考虑设备配套合理性,而且也要兼顾经济效益,更要作出煤炭行业的高度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标准样板。
在试生产期间,二号煤矿综采一队既要负责检修,又要负责生产,还要应对随时出现的不可预估的各种问题。液压支架参数调整不精确、采煤机无法准确定位、支架无法跟进煤机速度等一系列问题,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450米超长工作面相比常规综采工作面长度显著增加,如不能在运输机运行过程中对链条松紧程度进行及时、恰当的调整,将严重制约生产。”该公司二号煤矿综采一队机电队长李文强说道。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该队合理安排岗位人员,每班对链条进行张力检测,保证链条张力在28吨至32吨的合适区间内。此外,积极与设备厂家沟通,组织业务骨干,对转载机上链入口处结构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原有过链空间增大,保证链条有足够的通过空间,升级改造完成后,工作面再未发生过链条卡堵现象。
“新装备、新工艺的使用必然带来诸多的挑战,面对诸多挑战,只有一个字——学!”在刘随强看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设备使用的各类要求。
为了尽快实现人机匹配,该公司邀请厂家技术人员进区队讲解电液控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知识,保证岗位作业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智能化操作要领、排查和处理日常故障。同时,发挥“老带新、传帮带”作用,结合员工个人特长,定制化开展“导师带徒”“一对一培养”等活动,先后培养出“一专多能”的智能化操作人员18名。
执着!挑战极限攀高峰
如何打造适合450米超长工作面的智能化模式,实现“一面一人一千万吨”?这一课题成为该公司打造智能化矿山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针对450米超长工作面,我们在地面建设了智能化综采集控中心,实现了地面远程控制中心对井下综采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测与集中控制。”该公司二号煤矿机电矿长李杰介绍道。
让“大脑”的功能充分发挥,需要灵敏的“神经网络”。在450米长的采煤工作面上,125台云台摄像仪、上千个传感器,通过5G网络传输,远程集控工可以实时了解开采情况,利用远程控制来完成支架自动跟机作业、推溜精确控制、支架自动补压……达到工作面设备安全、高效、协调、连续运行的目的,实现了工作面的智能化控制。
2021年10月,450米超长工作面单月煤炭产量达到50万吨。
2021年11月,450米超长工作面单月煤炭产量突破70万吨。
2021年12月,经过3个月的工业性试验后,450米超长工作面实现常态化运行,月产量稳定在80万吨,日产平均达到3万吨。但是,如何突破产量的“天花板”?该公司又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
优化采煤工艺,是实现中厚煤层高效生产的“助推器”。450米超长工作面在推采过程中,如何保持均匀、快速的推进状态,减少周期来压对顶板管理产生的不利影响,这一难题摆在了生产技术人员面前。
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该公司二号煤矿及时组织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会同相关科研院所,深入现场观察周期来压规律,通过矿压在线监测及综合分析预控系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应的预防性措施。
此外,二号煤矿综采一队以“月产突破”为生产目标,摸索出“分段推溜”的作业方法,建立了450米超长工作面高效生产的新模式,使每刀用时由原来的90分钟缩到50分钟以内,工作效率提升了55%,极大地提高了煤炭产量。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酝酿已久的厚积薄发。截至目前,450米超长工作面已经实现每分钟15-18米的高效截割,单班7人作业成为常态化,创下了中厚煤层开采日产4.5万吨、月产108.6万吨的行业纪录,实现了经济效益、安全效益的双突破,达到了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逐梦新征程,奋进向未来。“我们将以实现‘一面一人一千万吨’的远景目标为方向,以打造2至3米中厚煤层高度智能化开采标杆为己任,以跻身世界一流企业为使命。”站上新起点,小保当人将朝着梦想勇敢出发。(谢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