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鉴定“韩城矿区综采工作面灾害预报地质保障系统研究与应用”“高强度耐腐蚀单体液压支柱研发及应用”达国际先进水平,“本煤层瓦斯钻孔精准抽采技术及示范”达国际领先水平。此外,还有四项科技成果正在审评中……
近年来,韩城矿业公司加快智能矿井、智慧矿山建设,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不断优化科技工作环境,绿色开采、四化建设、灾害治理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多项行业首创、国际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成果转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科技新动能。
绿水青山带笑颜
秋风徐徐吹过,喷灌装置旋转喷水,洋甘菊热烈开放,香根草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走进象山矿井香根草主题公园,昔日的矸石山已然成为网红打卡地。
为顺应国家环保新形势、新要求,2020年,韩城矿业公司开始实施矸石不升井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此项技术集“运、选、破、充”为一体,将井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矸石,通过井下煤矸分选系统分离后,经过粉碎和管道泵送,充填到采空区或废弃巷道里,初步实现了矸石不升井。
据了解,矸石不升井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总投资为6485万元,每年充填处理矸石量22万吨,产生经济效益400万元,同时对采空区进行充填,有效防止地面沉陷。
针对煤炭绿色开采、清洁利用问题,公司与各大院校、科研单位协同联手,展开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攻关。
——所属4对生产矿井应用“10+4”瓦斯灾害治理模式,并建立了瓦斯发电站,基本实现了抽采瓦斯零排放,将瓦斯发电变清洁能源,真正变害为宝。
——经过长期探索,不断总结灾害治理经验,形成了8项奥灰水害防治技术和3项老空水防治要点相辅相成的“8+3”水害防治模式,实现了公司防治水“零透水”目标。
——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公司先后在井下和地面分别建设污水处理站,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供井下及地面绿化、洗浴、车间使用。目前,公司所属矿井已实现废水零排放。
一项项创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犹如春风化雨,昔日的黑色矿山逐渐变为今日的绿水青山。
“智慧”矿山不是梦
在象山矿井地面智能采煤调度指挥中心,几位年轻人端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就可发布指令、记录生产运行情况,对面的LED屏幕上显示生产区各采煤设备实时运行画面,一目了然。
采煤机记忆割煤、液压支架自动跟移、工作面自动找直……智能化在这里触手可及,颠覆了人们对煤矿的传统认知。
“刚来矿上的时候,生产工艺极其简陋,采煤都是靠打眼放炮、铁锹攉煤,效率只有每工1吨左右,一个班下来,人累得都快散了架,真没想到现在坐在办公室里操作按钮就能出煤。”从事井下一线工作近20年的调度室副主任汪万册感慨道。
近年来,公司以点带面、中心突破,大力推进智能化建设,相继引进了1台TBM硬岩掘进机、2套智能掘锚一体机、自主研发应用了钻锚机器人,4座矿井的5个综采工作面已实现智能化,煤炭生产实现“少人则安,无人则安”。
此外,巡检机器人、远距离喷浆机器人、起底机器人等各类智能机器人纷纷入列,走进各矿工作面,代替作业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安全操作,把职工从艰苦的环境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矿工体面工作、快乐生活。
大潮奔涌浪千重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强化科研项目考核、评审、激励管理,培育一流的研发队伍,构建新技术研发推广运用科技创新体系……”在2022年韩城矿业公司职代会上,公司总经理吴杰如是说。
坚定不移地走好“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公司先后建成了防治水、瓦斯防治以及矿山工程3个实验室,瓦斯防治、防治水研究所、智慧化矿山等5个研究所,设立了1个博士工作站。通过搭建科技研发应用平台,为培育一流科技人才提供“沃土”。
公司修订完善的科研项目、科技资金、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考核奖励等7项管理办法,以及《科技管理标准化体系基本要求和评分办法》,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提供了规范、标准、保障和动力。
2022年,公司计划投入1.67亿元,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上半年,申请专利已获国家专利局受理63项,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8篇。
从体系建设到体制创新,从制度保障到资金支持,从平台建设到强化激励,一系列激发创新活力的真招实招加速落地,韩城矿业公司迄今已健步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国企,科技强企、科技兴企的脉动正在汹涌澎湃,正朝着更加智慧、绿色、安全、高效的目标前行。(吴斌刘伟 卫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