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主页 > 各地 > 陕西

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小机修厂里的大能量

时间:2022-08-29 作者:周涛 王亮 来源: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分享:

一个不足120人的小机修厂承担着整个黄陵矿区4座生产矿井的综采设备检修、机加产品加工、托辊制造等任务,每年检修综采设备5套,加工托辊10万余根,完成各类配件加工2万余件。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机修厂是如何高标准完成这些任务的?8月3日,笔者带着疑问去了解这个有着大能量的黄陵矿业机电公司机电总厂。

“大师”团队

“大家参照图纸要求,将液压阀件进行连接,只有连接正确才能正常流通工作。”8月3日,走进黄陵矿业机电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液压实践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陕西省劳动模范李海清正在向两名新工讲解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

“我们不仅对新分职工开展岗前培训,还会定期举行理论微课堂、机电大讲堂等活动,帮助职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李海清介绍。

近年来,机电公司机电总厂充分利用“李海清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吸纳各个岗位上的技能大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等为成员,广泛开展人才培养、攻破技术难题,并根据电气、机械、液压和供电四个专业划分出技术实训区,由各专业带头人担任实训区负责人,组织开展本专业的各类职工培训、技术创新、难题攻关等工作。

目前,李海清技能大师工作室已拥有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3名、陕煤工匠1名、高级技师4名、技师13名,各专业岗位技术能手10余人,高技能人才队伍分布结构已逐渐呈金字塔状。

职工技能水平稳步提升的同时,工作室牵头开展技术创新、创新创效等活动。工作室成立至今,共完成科技创新项目80余项,职工“五小”260余项,推广应用120余项,累计节省成本近千万元。

“全自动”设备

“通过常态化使用等离子激光熔覆机床、数控车床等智能设备实现了重要配件外委维修转自修。通过激光熔覆将工件损伤部位进行增材制造,再利用数控车床进行车削加工,全过程采用完全自主维修,直接避免了外委维修周期长、成本高的状况。”机电公司机电总厂机修二车间机加工负责人任爱军向笔者介绍。

为全面提升检修能力,降低对生产接续的影响,最大程度避免外委维修对大修工期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机修二车间设计之初就以标准高、智能化、自动化为目标,其中引进智能化激光熔覆机床、数控车床、数控镗铣床、全自动抛丸机等多种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

“在‘智能机电’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坚持贯彻落实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以机械代替人工,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仅激光熔覆修复千斤顶活塞杆一项每年可节省外委成本百万元以上。”机电总厂厂长王志凯如是说。

当前,机电公司机电总厂正在对新引进的全自动缆钩焊接设备进行调试安装,调试完成后只需两人跟机补料即可实现对电缆挂钩、水管挂钩的自动焊接工作,劳动效率大幅度提升的同时进一步减轻电焊工的劳动强度以及电焊作业对身体带来的损伤,最终达到“双赢”局面。

“智能”安全管理

走进机电公司机电总厂数字化调度指挥中心,LED全彩显示大屏、软件控制台、语音广播系统等映入笔者眼帘,闪动的监控画面实时显示着下属各个车间生产、加工、维修等作业场景。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通过在各车间安装全方位高清摄像头,实现车间监管无死角,将检修现场的工作画面实时显示到调度中心大屏,AI超脑将画面中的人员作业行为和数据库中安全行为分析模型进行比对,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告警提示,从而达到全方位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同时针对电修车间电气设备高压试验区、综合车间全自动托辊生产线充分利用“电子围栏”功能,使用AI超脑对该区域出入人员进行系统识别,及时对外来人员进行告警,实现“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这一管理目标。

“调度中心建成投用后,进一步实现了安全管理智能化,可实时对全厂各车间内的所有作业进行风险管控,其中也包括位于双龙镇的机修二车间,极大解决以往安全管理‘跑断腿’的状况。”机电总厂安全厂长王甍说。

通过智能调度中心与NOSA安健环智能管控体系深度融合,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安全监管,安全管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职工作业现场不安全行为、“三违”发生率得到显著下降。(周涛 王亮)

新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