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成气是含煤沉积中的高等植物及其细碎屑,在形成煤和暗色泥岩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有称为煤型气或煤系气。
一般所说的天然气主要包括煤成气和油型气。油型气是由地史上生活在海洋和湖泊中而后被埋藏沉积物里的轮藻、介形虫等微体生物,以及藻类等低等植物,在形成碳酸盐岩或泥页岩中产生的气体。煤成气和油型气原始母质的结构是完全不同的,结构的不伺导致产物的差异。油型气的原始母质,俗称腐泥型或偏腐泥型有机质,是由较多长链结构和少量环状结构的化合物组成,其热降解产物主要是液态的石油,同时伴有以甲烷为主体还含有大量乙烷、丙烷重烃气组分的油型气,由于油型气往往与石油伴生,所以在成油过程中一直兼探着油型气。煤成气的原始母质,俗称腐殖型有机质,是以缩合的环状结构为主的化合物,带有较短的侧链,其热降解产物以天然气为主(以甲烷占优势,并伴有相当量乙烷、丙烷和丁烷)并有少量凝析油或轻质油。尽管在煤矿中早已发现残留在煤层中的煤层瓦斯气,但由于受传统的石油地质学概念和煤层具有强吸附性、气体难以运移等观念的束缚,煤成气在相当长时间内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2.煤系有机质既能生气也能生油,各煤岩组分在成烃作用中贡献不同。
镜质组、丝质组和稳定组是煤岩有机显微组分中三类主要部分。镜质组通常是气源岩中最主要的显微组分之一,它属于高等植物木质纤维组织凝胶化作用的产物,主要由腐殖物质的腐殖酸部分形成的组分。丝质组是不具化学活动性的富碳贫氢组分,属于高等植物木质纤维组织碳化作用的产物。稳定组由高等植物中较富含氢的组织器官及植物组织分泌物所形成,如孢子体、树脂体、角质体、木栓质体等。孢子体起源于高等植物孢子和花粉的外壳层;树脂体来源于高等植物的树脂、蜡质、树胶、香脂和油脂等分泌物;角质体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表皮保护组织角质层;木栓质体来源于高等植物木栓化组织细胞。镜质组和丝质组以成气为主,稳定组以成油为主。煤成气主要产自镜质组。稳定组含量相对较高的煤可形成相当量的凝析油气或轻质油。煤系有机质的演化也不同于经典的有机质演化规律:在未成熟阶段以树脂体成烃为主,生成以甲烷占优势的天然气,还有凝析油或轻质油;在成熟阶段,稳定组、镜质组分别逐次成烃,主要生成以甲烷为主并有相当多重烃气的天然气,在本阶段的初期也产凝析油和轻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