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加紧建煤仓,供应兜底强保障
储备能力建设是保供的重点内容,用好储备煤,有助于平抑区域性、季节性供需波动。
▲图为湖北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
近日,四川省首个国家级煤炭储备基地——广安市高兴煤炭储备基地建设项目正式通过竣工验收,计划9月底整体投入运行。项目占地面积224亩,设计静态储煤能力60万吨,年吞吐量600万吨,被纳入国家区域性煤炭应急保障基地规划布局,未来将采用定制化生产、淡储旺用、调节季节差异及市场需求的生产模式,为川渝两地用煤提供应急保障。
储备能力建设是保供的重点内容,用好储备煤,有助于平抑区域性、季节性供需波动。除了广安,四川广元、河南西峡、湖南岳阳、宁夏宁东等地近期也在加快推进储煤基地建设。煤仓建起来后如何用得好,备受行业和社会关注。
储备相当于调节器
我国整体上并不缺煤,大规模储备有必要吗?在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亮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徐亮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煤炭储备是公认的调节器,可配合市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缺煤时释放存量,富余时加强存储。“其实十多年前,国家就提出建设储备基地,只是当时进度比较慢。大家认为,煤矿有选煤厂和储煤仓,中转地有煤场,电厂也有一定库存量,没必要单独建设储备基地。但经过这些年煤炭供需及价格波动,一会从紧一会从宽,变化起伏让行业深刻意识到储备煤的必要调节作用。市场供大于求,加强储备以促进平衡,煤价过快上涨,释放储备可平抑市场价格。”
在部分地区,新建煤仓已发挥作用。据湖北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是浩吉铁路沿线投资规模最大、中转能力最强的输运项目,向上连接陕晋蒙煤炭主产区,向下贯通湘鄂赣煤炭消费市场。截至8月1日,今年的煤炭中转量已达801万吨。
“基地散货静态堆存能力可达500万吨。在一期基础上,二期工程已开展前期工作,并纳入湖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煤炭应急储备供应保障平台。”该负责人透露。
除了在建项目,吉林、广东等省也在积极筹划储备工作。吉林省工信厅8月31日发文,确认2023年新增吉林东北热力有限公司等三个省级煤炭储备基地。《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省煤炭储备能力达到3300万吨,按照国家要求持续提升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完成600万吨的政府可调度储备任务。
建设不易管好更难
煤仓建起来,更要管理好。在采访中,《中国能源报》记者听到下游电厂的担忧:“用煤紧张时,储煤基地跟我们一样要抢煤囤煤,谁来保证它们的供应?”“煤价波动是市场行为,谁知道基地会不会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在北方港口这样的中转地,煤炭运转更有优势,而在缺煤地区,效果有待检验……”
煤炭行业专家、汾渭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栋斌证实,这些疑虑不无道理。“2017年左右,建设储煤基地的呼声很高,但当时没能按预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缺货,即便建起来,存煤也是难上加难。如今,煤炭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供应相对宽松,但还是要吸取经验教训,基地不光要建成,更得管理好,运营好。”
“很多时候,缺的不是基地,而是货源。基地建设主体若是生产企业,匹配货源尚且容易,港口、堆场等中转发运主体,货源也要自行解决。煤炭储备的初衷是在缺的时候释放存量,多的时候时加大储存,但实际上,往往是市场缺煤,储备更缺,市场煤多,储备也多,给储煤本身带来风险。”冯栋斌坦言,买煤存煤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尤其是堆存环节,对企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资金积压,客观上还会增加损耗。“规模越大,资金投入越多。存的时候市场行情上行,大家姑且还有积极性,但谁能保证后期不会砸在手里?”
另有储备基地负责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由于煤炭现货易风化、变质,堆存不当还可能自燃,储煤不是囤着不动,而要在一定时间内转移后再囤新煤。“来回倒腾的过程,实际不挣钱。如何提升盈利和生存能力,对基地运营是一大考验。”
产运储多方统筹协调
面对全球能源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等复杂形势,建立健全能源储备体系,也是国家提出的要求。其中,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作用是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提升储备基地管理水平,让其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徐亮透露,目前国家级煤炭储备基地可获得相应财政补贴,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
徐亮认为,对于不同建设、运营主体的储煤基地,管理方式应各有侧重。“如果是国家级基地,建议由所在地的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牵头,负责日常管理、检查、督导等工作。由企业自建的储备基地,则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转管理制度。比如以煤炭生产企业为主体,自己首先要制定好调节、调度计划,根据产能情况、下游需求等,因地制宜实施系统调配。”
“煤炭有效供应以及消费、运输的季节性波动,都会影响煤炭储备的实际效果。”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教授张博认为,煤炭储备能力涉及产业链多个环节,需要各方共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煤炭资源储备管理与运行体制机制,严格按照批复,组织煤炭集中消费地、重要运输节点的储备项目建设,加强储备项目绩效评价,这是确保储备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建设运营的前提。”
有了基础,还得想办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张博建议,可通过成立煤炭资源储备专项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提高储备基地市场竞争力。“为确保储备供应,需要强化产、运、储多方流通环节管理,鼓励企业依法依规增加有效供给。”
频道精选:
- 24年03月04日
- 24年03月04日
- 24年03月04日
- 24年03月01日
- 24年03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