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顶板事故是我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井下实际安全生产情况,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顶板大面积冒落的预兆
1.工作面支柱穿底严重木鞋被压缩或压裂。
2.支柱、木垛被压缩。
3.顶板掉碴、煤璧有明显受压与片邦现象。
4.工作面中支柱截荷和顶板下沉速度,明显增大。
5.出现煤炮或煤炮数量增加。
6.老顶上方有闷雷声音,顶板断裂声响的频率和声响增大。
7.底板出现底鼓或沿煤柱附近的底板发生裂缝。
8.巷道(上下顺槽)超前压力明显。
二.危害性分析
(一)回采工作面顶板岩性分析
我矿回采工作面煤层顶板岩性泥岩、粉砂岩,底板为粗砂岩、粉砂岩、泥岩。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冒落,特别在采掘工作面,以及巷道交叉处、巷道超宽处是顶板垮落最危险地点。
矿井回采工作面煤层顶板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掘进时巷道质量差超宽,支护质量差。
2.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不符合要求。超前支护不符合要求。
3.巷道交叉口顶板压力大,支护不到位。
4.矿压观测不准确。
5.管理上的缺陷。
在工作面投入生产时,成立初次放顶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在工作面和两巷设矿压观测点,对工作面和两巷的压力情况进行动态观测,搞好工作面顶板来压的预测预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防顶板事故的发生。靠近煤壁作业时,必须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空帮作业。
(二) 掘进工作面顶板岩性分析
掘进施工中,顶板事故多发生在巷道贯通、交岔点施工、断层及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的地段,特别是在迎头遇有破碎带、过老巷、穿过应力集中区等情况时,更易发生顶板事故。
(三)巷修工作地点顶板岩性分析
针对采煤工作面的接续变化,巷修工作重点为:工作面上、下顺槽、中间巷的维护、工作面上、下顺槽联络巷以及受工作面采动影响可能失修的巷道的维护和修复。工作面顺槽和所采巷道发生顶板冒落,将直接影响工作面的通风、运输和防灭火安全,影响所采巷道的运输、行人、通风安全。
三.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一)采煤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1.针对采场地质条件,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工作面顶板管理准备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设备、设备改造及措施准备,杜绝歪、倒架现象,保证支架的良好支护状态;通过两端头、顺槽支护方式研究及措施准备,保证端头及超前支护的可靠有效,杜绝顶板事故的出现。
2.成立初次放顶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初放小组),在搞好工作面设备配套、回采工艺的过程中,将顶板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结合采区具体条件,搞好工作面顶板控制、端头维护及两巷超前支护,开展矿压研究工作,探讨该条件下的顶板管理有效途径,保证首次开采的成功。
3.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确保单体和整体支架支护质量,达到规程规定的初撑力,做到迎山有力,工作面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在工作面顶板破碎、断层等特殊构造时必须按规程要求及时支设支护。
4.各工作面回采期间,工作面初放顶领导小组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初次放顶期间要及时预测预报顶板状态,每班派有经验的工人全面巡回检查,发现来压征兆,及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5.工作面收尾停面、安装撤除工作及过老巷、地质构造段等情况下,要编制好安全技术措施,明确顶板管理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及事故处理方法。
6.在顶板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三大规程”和《质量标准化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加强顺槽超前支护和工作面的顶板控制。
7坚持工作面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确保支护质量动态达标。
(二)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
1.掘进工作面施工严格执行一工程一措施,认真执行规程贯彻制度,严禁无规程措施施工,对有顶板事故隐患的巷道或工程,规程措施中必须有明确的顶板控制及事故预防的措施。
2.掘进工作面严禁空帮、空顶作业。锚网及锚喷支护巷道严格按要求使用超前探梁作临时支护,以防止放炮后顶板危岩冒落。
3.无论采用哪种支护方式,作业规程都必须明确规定最大、最小控顶距离。超过规定的控顶距离必须首先临时支护, 而后再进行其它工作。
4.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进入工作面前,要先由有生产经验的人员进行敲帮问顶工作,彻底清除顶帮的危岩、活矸,方可进行作业。处理活矸、危岩可能发生危险或遇有撬不动的活动岩块时,必须先采取可靠方法设置临时支护,而后再于安全位置处进行处理。任何人不得在有隐患的情况下进行冒险作业。
5.加强超前临时支护。超前临时支护的材质、规格质量以及数量,都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达到规程要求。要使超前临时支护真正发挥作用,安监站要严格监督执行。
6.掘进巷道与采空区、老巷贯通,必须提前绘制测量图。搞清采空区、老巷内的水、火、瓦斯、支护等情况,并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防止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7.掘进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m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m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贯通时,必须由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停掘的工作面必须保持正常通风,设置栅栏及警标,经常检查风筒的完好状况和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处理。掘进的工作面每次爆破前,必须派专人和瓦斯检查工共同到停掘的工作面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先停止在掘工作面的工作,然后处理瓦斯,只有在2个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在1.0%以下时,掘进的工作面方可爆破。每次爆破前,2个工作面入口必须有专人警戒。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间距小于20m的平行巷道的联络巷贯通,必须遵守上款各项规定。
8.要加强贯通巷道的顶板管理,对围岩破碎、顶板不好、压力较大的巷道应缩小支架间距和最大控顶距,并加强超前临时支护,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
9.交叉点施工
锚喷交叉点施工:严格执行一掘一锚喷措施,并随着施工断面的不断扩刷,按要求增设超前探梁控制顶板;交岔点所处岩性较差时,应采用导峒法施工,不得全断面一次扩刷;反向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临时支护措施。
架棚交叉点施工:一律采用双棚支护,必须全部按矿有关文件规定采加固措施,抬棚必须支正;新支设的抬棚必须有防止被放炮崩倒的措施(掘进支巷5m内);反向施工时,本着先支后回的原则,采取有效的临时支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过断层等地质构造前,及时根据测绘技术人员提供的预报资料,编制专项措施。在接近上述构造范围时,要边掘边探,加强超前临时支护。锚喷支护巷道要采取一掘一锚喷的支护方式,此种支护难以支护时,必须及时改变支护方式。架棚支护巷道要及时缩小支架间距和最大控顶距,杜绝冒顶事故的发生。
煤巷及顺槽选择支护形式时,仍优先考虑采用锚网支护方式,但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采用架棚支护方式或架棚锚杆联合支护。
巷道交岔处、溜煤眼附近、大断面峒室(跨度≥5m)、淋水区、断层附近、向斜或背斜轴部等地质构造应力集中区域、顶板破碎带等特殊地点,严格要求采用架棚和锚杆联合支护。
当巷道施工至上覆或相邻工作面停采线附近等工程应力集中区域或因下部巷道的变形、维修,破坏范围逐渐延深,对所掘巷道围岩完整状况产生明显影响时,原则上应采用架棚或联合支护,若采用锚网支护时,必须有可靠的补强支护措施。
由于水对巷道顶板或围岩自身强度有明显弱化作用,当巷道施工至淋水较大地段或因顶板明显破碎致使锚杆安装质量难以保证时,应及时改为架棚支护。
当巷道掘进过程中,发现压力或变形明显增大,或钻进过程中出现卡钻、钻进速度突然加快或减慢等异常状况时,必须将支护方式改为架棚或联合支护。
锚网支护巷道的作业规程中,必须包含有架棚支护的安全技术及操作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正常掘进的锚网支护巷道中,料场处必须备有不少于30架与巷道规格相适应的金属支架及配套支护材料。 两种支护方式互相更换时,交接位置处必须保证有不少于5m的交叉复合支护范围。
所有锚网支护巷道必须按要求及时安设顶板离层仪,并随时根据离层仪的指示状况决定是否采取锚杆、套棚等补强支护措施。
巷道的施工中必须采取打超前锚杆的措施控制顶煤,防止巷道顶部煤体冒落;巷道施工中有明显压力显现或巷道变形时,必须及时套支金属棚或顺向抬棚,杜绝发生冒顶伤人事故。
(三)巷修顶板事故的防止措施
1.各巷道维修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开工前和工作中的敲帮问顶制度,此项工作必须有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进行,一人观察,一人敲帮问顶,站在有护身的地点用长把工具清除活矸危石,并由外向里逐段进行,清除人员必须躲开矸石下落位置。
2.巷道维修施工地点必须进行超前临时支护,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严格按照措施要求控制控顶距。
3.施工巷道断面超过5.0m、应力集中区、交岔点,采用在原巷道补打锚杆或套支金属棚、顶梁连体加固等复合支护方式加强支护。
4.由于顶煤松软易破碎,巷修过程中应坚持打管缝式锚杆(或其它超前探杆)控制顶煤冒落;执行好“先支后回”制度,加强超前临时维护,由外向里 检查后工作,坚持经常的敲帮问顶制度。
5.顶板压力大的地方回撤旧棚或支设新棚时,要有专人严密观察顶帮变化,如有险情立即停止工作,加强维护后,再向前施工,禁止单人操作,顶帮孔隙必须用木垛背实背牢,接顶有力,并保证后路畅通。
6.大断面硐室扩刷,应执行迎头十架棚联锁和支架顶梁连体加固制度。
7.在顶板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三大规程”和《质量标准化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加强顺槽超前支护的顶板控制。
8.坚持施工地点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确保支护质量动态达标。
9.工作面掘进巷道的维修,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加强气体和放炮的安全管理,坚决杜绝冒顶事故的发生。
10.巷修工作迎头应备有不少于5架棚的物料、板梁和12根摩擦支柱。
11.全矿主要进、回风、运输大巷要定期检查,发现失修现象,及时制定修复计划,编制维修措施,组织人员进行修复。
四.发生冒顶时的处理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处置措施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对现场人员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对采煤工作面生产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对工作面通风系统等造成破坏,引起其他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采煤工作面跟班人员、现场负责人或现场人员通过对外联络电话,及时向队值班人员、调度室汇报事故情况。
1.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冒顶事故影响范围内一切设备的运行,并从电源开关上断电;
2.冒顶影响范围内人员,立即沿撤离路线撤至安全区;
3.由采煤工作面带班长负责,清点安全撤离人员人数,确定是否有冒顶埋人现象,并判断冒顶位置、规模、性质;
4.出现冒顶伤人、埋人事故后,对伤者必须立即组织现场抢救或升井治疗;对冒顶被埋人员立即组织营救;
5.人员营救工作应由现场管理人员统一指挥,首先确认冒顶区周围环境安全或经加固支护安全后,对冒顶区进行由外向里临时支护,在不危及事故抢救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方准进行人员营救及事故抢救工作;
6.处理顺槽冒顶必须坚持由外向里的原则,先加固冒顶区周围的支护,防止冒顶继续扩大;处理工作面冒顶必须坚持由冒顶区两侧的安全区逐步向冒顶区进行处理的原则。凡处理冒顶事故,必须等顶板稳定后,备足物料,组织好人员,安排专人观察好顶板,队长现场指挥,由熟练的工人作业。遇有大块岩石应使用千斤顶等工具小心移动石块,避免破坏冒落矸石的堆积状态,引发顶板继续冒落或被埋住人员造成二次伤害,从而使事故扩大;
7.若工作面因冒顶造成通风系统破坏,无法保证通风安全时,采煤工作面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全部撤离工作面,由救护队负责抢救遇难人员和恢复通风工作;
8.事故处理完毕,现场管理人员负责恢复现场生产秩序,并对进入现场的所有人员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和恢复生产应注意的问题。
(二)掘进顶板事故处置措施
1.如迎头发生冒顶事故,现场人员将冒顶位置、范围、人数、伤亡情况等现场情况,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如在顺槽中间位置发生冒顶事故,将人员堵在迎头,通讯设施未受破坏时,迎头被堵人员应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然后通过电话向皮带机司机、溜子司机或其它附近人员呼救,通讯设施被破坏时应采取敲击管路等方法对外求救。附近工作人员接到求救信号后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并采取一切可能手段进行抢救。
2.矿调度室在接到事故电话后,应按矿紧急事故处理程序电话通知矿长、总工程师、各相关职能科室等,并根据事故性质、大小及领导安排通过电话向场外事故应急救援计划实施机构进行联系。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主管部门进行电话汇报。
3.如发生冒顶事故经核实确无人员被堵、压时,应将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点,并根据现场情况先对冒顶区以外进行套棚或支一梁三柱顺向棚加固巷道,防止冒顶继续扩大,然后由外向里对冒顶区进行处理。如有人员被堵、压时,应及时架设一梁三柱顺向棚加固巷道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然后可开掘通往遇难人员的专用通道,抢救堵、压人员。同时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果暂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对埋压堵截的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4.处理事故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由外向里修复巷道的原则,加强支护强度,防止发生二次冒顶事故。遇有大块岩石威胁遇难人员时,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石块,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的堆积状态。
(三)巷修顶板事故处置措施
1发生冒顶事故,跟班人员或现场班(组)长及时通过电话向矿调度室和区队值班人员汇报现场情况,并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2.处理冒顶事故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等其它煤矿安全法律法规有关安全规定。发生冒顶事故后,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详细安全的施工方案,组织有经验施工人员,在区、队管理人员的指挥下进行。处理冒顶必须坚持由外向里敲帮问顶,摘除松动的浮矸,先加固周围的支护,防止冒顶继续扩大。如发现支架断裂要立即从支护完好的地方由外向里逐架更换支牢、加固,详细检查冒顶情况,在有护身的地点用长把工具敲帮问顶,清除松动岩石。根据冒顶情况将所需材料运到现场,待顶板稳定后,由外向里采用支点柱、戗柱等方法进行临时控顶控帮,点柱间距一般不大于800mm,够一个木垛空间后立即打木垛接顶,打木垛要有专人观察顶帮变化,严禁施工人员进入无支护的危险区观察或逗留,如有险情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至安全地点,等险情排除,冒顶区稳定后,方准进入现场。待木垛完工后可由外向里逐架扒矸架棚,冒顶高度超过2.0m以上且顶部矸石堵塞时,封顶要用钢轨、钢钎、铁管或坚硬物料,从矸石缝隙面密集打入超前锚杆,托住顶矸,然后扒矸石架棚。
3.事故处理完毕,现场管理人员负责恢复现场的生产秩序,并对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交待恢复生产所注意的问题。
4.如果遇到落差较大断层或顶板破碎松软等其它顶板异常情况时,先加固顶板再支棚处理;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措施,并严格按照措施组织施工。
五.顶板事故处置原则
1.当采、掘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后,首先将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向调度室及时汇报。
2.发生冒顶事故后,班长应立即点清人数,发现有人被埋、压、堵时,要尽快探明冒顶区的范围和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及位置,积极组织抢救。
3.发生冒顶事故后,要对冒顶区电缆、设备及有可能发生瓦斯超限的区域进行停电。
4.冒顶事故发生后为了防止事故的扩大积组织进行处理,尽快抢救遇难人员,使工作面早日恢复生产,事故处理指挥人员必须根据冒顶区域岩层冒顶的高度、块度、冒顶位置和影响范围大小,煤层厚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5.处理冒顶事故,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通风系统受到破坏时,应先解决通风问题,冒顶范围较大,一时不易处理相通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对被压、埋、堵截的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并派专人检查该处的O、CH4、CO2等的浓废,超限时必须先行处理。
6.回采工作面发生大面积冒顶可从工作面两端。由外向里清理煤矸,应加固冒顶周围的支护架设支架,进行处理,,消除进出口的堵塞物,尽快接近堵人部位进行抢救,必要时可以开掘通向遇险人员的专用巷道。
7.遇有大块岩石威胁遇险人员时,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岩块,但尽量避免破坏冒顶岩石的堆积状态,清理矸石时要小心使用工具,以免伤害受伤遇险人员。
8.处理大面积冒顶事故时,必须及时制订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