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煤矿工人在办公室里采煤

时间:2024-12-17 
大字体
小字体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麻地梁煤矿有着30多年工龄的采煤工田东影,如今仍然干着自己的老本行,只不过工作地点从井下转到了地面。

见证了铁锹挖、风镐打的采煤年代,到如今只是在地面办公室的远程操控平台上便可以顺利地解决井下现场一些技术问题,田东影感叹:“当了半辈子煤矿工人,没想到现在可以在办公室里采煤了。”

随着以数字化为核心特征、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的新型生产方式的快速普及,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成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煤矿生产系统远程智能开采技术的发展也是势在必行。

皖北煤电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入“十四五”以来,皖北煤电高度重视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配套制定“一矿一策”智能化建设方案,加大投资力度,统筹推进智能化建设,目标瞄向“实现全链条全流程智能化转型升级”。

麻地梁煤矿成为产业改革的“先行者”。该矿秉承“推高质量发展 圆好日子梦想”发展理念,围绕“本质安全、降本增效、为煤矿工人谋幸福”三大目标,提出了“目标引领、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智慧矿山建设思路,实现了“管设备就是管生产、管数据就是管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将设备数据管理作为日常生产工作的重点。

10多年工龄的支架工陶朋告诉记者,采煤过程中支架的推溜、拉后溜、移架等繁重环节已被智能化装备取代,他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入井巡查维保检修支架设备、保障设备正常运转。

受行业特性及井下通信信号限制,手机往往被禁止携带入井,因此工人入井后基本就处于“失联”状态,仅靠电话调度通信和人员定位系统才能确定方位。如果遇到特殊突发情况,井下来不及汇报请示,地面也无法及时调度指挥,会影响安全生产和工作效率。

如今,井下5G基站和工业万兆环网的铺设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工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防爆手机向地面调度中心汇报井下安全生产情况,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视频更加直观清楚地了解井下情况,实施更加精准的调度指挥。

今年刚分配到采煤区的大学生秦翰韬说,从通风、供电到采煤、掘进,从原煤生产到运输提升,在麻地梁煤矿井下,井下人员越来越少,“黑科技”越来越多,在视频下“阳光”作业的场景在麻地梁煤矿随处可见。

通过采集作业区域视频数据,对人员进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接入设备控制系统,人员闯入时实现设备停机闭锁。基于工作面内云台摄像仪实时采集的视频数据,由专用服务器实现对综采工作面设备、人员、环境的监测与智能分析……

智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辉介绍,通过5G技术在采煤机的应用,采煤机司机身着西装坐在明亮的办公室内,只需轻动手指,即可远程精准操控采煤机割煤,作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为管理人员减轻了负担,提高了安全的可靠性。

来自该矿的数据统计显示,通过5G赋能,工作面内按5人配置即可满足正常生产,比传统的综放工作面每班减少固定岗位工15人,工作面稳定生产原煤4万吨/天,工效提升30%以上。生产规模三年实现三级跳,500万吨、800万吨、1000万吨,该矿是全煤行业首个实现取消夜班的矿井。皖北煤电依托科技赋能,管理创新,走出了一条经济型做大做强的特色路径。

目前,在皖北煤电集团,除了麻地梁煤矿荣获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以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标杆煤矿称号外,还有4对煤矿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化矿井。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打造升级版智能化矿井建设,全年机电设备故障影响生产次数和影响时间同比都发生了大幅下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煤网 Copyright ©2019- xinco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