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韩城矿业桑树坪二号井坚持以科技力量助推企业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应用力度,“电子封条”、“千眼”视频监控、“NOSA”管理体系、智能化综采设备等相继投入使用,实现了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依靠科技延伸强化震慑
“电子封条”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信息化监管监测系统,通过在关键地点安装摄像头、图像分析终端设备等,利用智能化视频识别技术,实时监测分析出,入井人员、人数变化及生产作业状态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动态,自动生成、推送报警信息,实现全天候远程监测。目前,该系统已在调度中心、人员通道、主井皮带、煤场出口四处进行安装,于4月13日经国家局远程验收通过,运行至今未见异常。
“千眼”监控系统,运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副井口危险区域、副井底联巷车场、中央变电所高压馈电检修等地进行全天候智能识别,从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作业流程规范化四个方面,通过大数据处理信息图像,将识别出的有效信息与NOSA中的安全元素相结合,采取“智能预警、后台记录、现场制止、联动闭锁”等方式,对危险行为进行阻断和处理,形成了安全隐患四梯度管理模式。目前,该系统已在一采一掘一系统布置了18个智能监测点,实现了13个场景的智能识别。
“当系统识别到有不安全因素时,会通过井下广播及时进行报警、提醒并记录违规视频。同时采取人、技联防方式,向现场安检员、瓦检员‘双预防’手机发送提醒监管信息,若人员继续靠近危险区域,设备会直接停机闭锁。”该矿安全监察部副部长牛晓韩介绍道。
发挥智能优势享受发展红利
随着该公司首套智能化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设备在桑树坪二号井地面联合试运转取得圆满成功。智能化技术在采掘环节大放异彩,让从业人员的安全系数得到有效提升。
韦丹红是桑树坪二号井综采区区长,长期工作在采掘一线,在他看来,以前生产是一项强度极大的工作。“在原先工作压力很大,作业现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职工劳动强度也比较高。智能化工作面投入后,岗位人员减少了,效率却不断提高,降低了人工成本,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了。”
系统集中远程操控、现场无人值守、减少了操作人员近距离操控设备的安全风险。自动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将一个小班作业人数由原来的13人减少至8人,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性,仅此一项,每年节约人工成本约210万元左右。(刘伟 高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