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主页 > 技术资料 > 科技论文

2023-2024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

时间:2024-05-07 来源:中国煤炭杂志官网 分享:

★ 经济管理 ★

2023-2024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

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研究课题组

(北京绿能煤炭经济研究基金会,北京市海淀区,100083)

摘 要 2023年,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煤炭产业继续落实能源保供任务,供需形势整体趋于宽松,价格同比有所下降,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整体呈现微幅下跌走势。展望2024年,煤炭需求有望在宏观经济复苏回暖的带动下,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受产量增速放缓、进口煤空间难以扩大影响,煤炭供给量增长将趋于放缓。总体看,2024年煤炭供需形势将呈现略微紧平衡态势,煤炭产业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短期内应继续提高我国煤炭增产保供能力,坚持创新发展,解决煤炭行业发展原动力问题,并关注煤炭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煤炭产业;经济形势;增产保供;创新发展;新能源

2023年是3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同比增长5.2%的成绩,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2024年,煤炭产业应继续落实能源保供任务,发挥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不遗余力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同时紧抓安全供应不放松,扎实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1 煤炭产业景气度

煤炭产业适时调整产供策略,确保煤炭供给既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又能配合国家长远能源规划,2023年煤炭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供需形势整体趋于宽松,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整体呈现微幅下跌走势。一季度景气指数环比小幅上涨0.39;二季度环比回落幅度较大,下降1.71;三、四季度景气指数环比小幅反弹,截至四季度,景气指数为97.33,同比下降0.47。进入21世纪以来,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变化

2 2023年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指标运行情况

2.1 供给方面

2.1.1 煤炭生产

2023年我国原煤生产稳定增长,创历史新高,全国原煤产量47.1亿t,其中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46.6亿t,一、二、三、四季度原煤产量分别为11.5亿、11.5亿、11.4亿、12.2亿t,分别增长5.5%、3.4%、1.7%、3.1%;同比增长2.9%,增速比2022年放缓6.1个百分点。近5年我国煤炭生产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近5年我国原煤产量及同比增速

2.1.2 煤炭进口

2023年,我国进口煤量高速增长,全国累计进口4.75亿t,同比增长61.8%,增速比2022年加快71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四季度分别进口1.02亿、1.20亿、1.26亿、1.27亿t,分别增长96.1%、90.1%、46.3%、37.4%。近5年我国煤炭进口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近5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及同比增速

2.1.3 煤炭库存

2023年末,全社会煤炭库存3.4亿t,同比增长13.5%;秦皇岛港库存煤炭579万t,增长3.4%。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734.3亿元,同比下降6.9%,降幅比2022年扩大30.2个百分点。而2023年一、二、三季度末资金占用分别为765.2亿、785.9亿、773.0亿元,分别增长20.6%、15.3%、9.3%。近5年我国煤炭库存资金占用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近5年我国煤炭库存资金占用及同比增速

2.2 需求方面

2.2.1 煤炭产业收入

2023年煤炭产业收入有所下降,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4 958.7亿元,同比下降13.1%,降幅比2022年扩大32.6个百分点。其中,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分别为9 463.7亿、8 231.5亿、8 040.0亿、9 223.5亿元,分别下降1.3%、23.3%、17.2%、10.7%。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收入情况如图5所示。

图5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

2.2.2 煤炭出口

2023年,我国累计出口煤炭447万t,同比增长11.70%,增速比2022年放缓42个百分点。其中,一、四季度分别出口88万、130万t,同比增长32.3%、60.5%;二、三季度分别出口119万、110万t ,同比下降15.6%、0.9% 。近5年我国煤炭出口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近5年我国煤炭出口量及同比增速

2.2.3 煤炭价格

2023年末,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731元/t,同比下降0.4%,降速与2022年持平;而2023年一、二、三季度价格分别下降0.8%、1.9%、1.5%。煤炭产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83.5%。近5年我国煤炭价格走势如图7所示。

图7 近5年我国煤炭价格走势

2.3 效益方面

2.3.1 煤炭产业利润

2023年煤炭产业利润大幅下降,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 628.9亿元,同比下降25.3%,降幅比2022年扩大69.6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四季度分别为2 250.7亿、1 876.9亿、1 655.4亿、1 845.9亿元,分别下降4.5%、37.7%、33.2%、21.7%。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利润情况如图8所示。

图8 近5年我国煤炭利润总额及销售利润率

2.3.2 煤炭产业回款

2023年末,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应收账款为5 037.8亿元,同比下降6.3%,降幅比2022年加快29.4个百分点。而一、二季度末应收账款分别为5 507.6亿、5 364.1亿元,同比增长17.8%、8.5%;三季度末为5 242.6亿元,同比下降1.1%。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应收账款情况如图9所示。

图9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应收账款及同比增速

2.4 发展方面

2.4.1 煤炭产业投资

2023年煤炭产业投资呈现较强韧性,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1%,增速比2022年放缓12.3个百分点。其中,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投资分别增长0.8%、12.7%、9.1%、18.8%。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投资情况如图10所示。

图10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同比增速

2.4.2 煤炭产业用工

2023年末煤炭产业用工情况基本稳定,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从业人数为261.9万人,同比下降0.7%,降幅比2022年收窄1.7个百分点。而2023年一、二、三季度末人数分别为260.9万、261.3万、261.3万人,分别下降0.2%、0.2%、1.1%。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用工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从业人数及同比增速

3 煤炭产业运行分析

2023年,我国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同比小幅下跌,同时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弱势复苏、煤炭需求增长相对温和,同时供给稳步增长、供需形势整体趋于宽松、煤炭价格同比有所下降。

3.1 宏观经济弱势复苏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多重外部压力和诸多内部困难挑战,我国经济总体处于疫情后恢复态势,持续向好的势头已经形成,但是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

从生产形势来看,2023年我国GDP为126.1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快于2022年全年3.0%的增速,但这是建立在2022年较低基数水平上的同比增速改善。从需求形势来看,主要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具体体现为通货膨胀水平偏低。2023年12月,我国CPI和PPI指数双双同比负增长,CPI指数-0.5%,PPI指数-3%,其中CPI是年内第4次转负,PPI则是连续15个月负增长。物价水平整体过低会带来一系列不利连锁反应:首先,企业面临收入和盈利压力,会相应减少生产和投资,招收员工的动力也会减弱,社会就业随之减少;其次,生产、投资和就业的下滑会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和居民收入减少,进而导致消费减少,抑制经济发展。

可以说,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走势稳中偏弱,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3.2 煤炭需求温和增长

2023年经济弱势恢复性增长带动煤炭消费量温和增长,据中国煤炭市场网统计,全国商品煤消费量约为46.5亿t,同比增长7.5%,增速较2022年加快6.5个百分点。

其中,经济恢复性增长带动2023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较快增长,同比增速6.7%。同时水电出力下滑,新能源发电量增速平稳,火电利用小时数增加。全年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6.1%,比2022年扩大5.2个百分点。火力发电量快速增加带动电煤需求明显增加,全年电力行业用煤同比增长11.5%。受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的影响,钢铁行业、建材行业用煤需求呈小幅增长和持平态势,增速分别为3%和0,比2022年分别增加1.3和5.6个百分点。受石油价格高企带动,煤化工产品对石油化工产品的替代性增强,化工用煤需求同比增长5.4%,与2022年增速持平。

3.3 煤炭供应能力不断增强

煤炭生产方面,2023年煤炭产业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保供的各项决策部署,紧抓煤炭安全供应不放松,持续释放先进产能,煤炭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煤炭进口方面,我国持续加大煤炭领域对外开放力度,实施煤炭进口零关税政策,加之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下行,煤炭进口量同比大幅增加。在生产和进口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下,我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切实发挥了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

4 2024年煤炭产业经济发展预期

2024年,在各种稳增长政策实施下,我国经济有望维持稳定复苏势头;煤炭需求在宏观经济复苏回暖带动下,有望保持增长趋势;受产量增速放缓、进口空间难以扩大影响,煤炭供给量增长将趋于平缓。总的来看,2024年煤炭供需形势将呈现略微紧平衡态势,煤炭产业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

4.1 经济继续保持复苏态势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2023年12月11-12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积极回应与部署。首先,会议明确指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其次,政策取向上总体偏积极,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利于推动2024年经济向好,夯实恢复的基础和稳定的大局;第三,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的实施,特别是房地产政策的宽松优化完善,将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压力,稳住传统增长引擎,守住经济基本盘。

总体看,2024年我国经济有望继续维持向好的恢复势头。2024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显示,2024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增速预计为4.6%。

4.2 煤炭需求预计保持平稳增长

煤炭作为当前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其消费需求直接受到宏观经济状况和下游行业发展的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向好的发展势头将有利于2024年煤炭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下游四大行业用煤需求趋势,分别进行如下阐述。

4.2.1 电力用煤需求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2023年8月发布的《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3》预测,未来2年,全国电力需求仍保持刚性增长。另据相关研究显示,未来几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有望维持在1.0~1.3之间,假设GDP增速维持4.0%~4.5%,2024-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区间为4.00%~5.85%,中间值为4.93%。电力需求的增长仍将需要煤电发挥重要的兜底顶峰作用,进而拉动电煤需求增长。

4.2.2 建材用煤需求

建材产品(水泥、玻璃)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基建、房地产、农村建设。其中,房地产投资下滑是近两年建材行业表现低迷的重要原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后期房地产市场发展提出政策支持优化方向:一是满足各类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缓解房企的融资约束,而融资紧缩也是202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下滑的重要原因。二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可以预期,随着房地产支持政策的加强,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有望收窄。基建投资方面,增发1万亿元特别国债等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地,将支撑后期基建投资呈增长态势。综上,预计2024年,建材产品的下游需求将有所改善,建材行业煤炭消费量有望提升。

4.2.3 化工用煤需求

2024年全球原油供给仍将继续受限,而伴随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全球原油或仍将处于去库存状态,原油供需紧张形势未改,中长期看油价将维持中高位。同时从煤化工产能投放周期来看,2023年煤化工产能投放仍将延续。在以上2个因素共同作用下,预计2024年煤化工行业原料需求继续保持扩张走势,化工用煤需求将维持增长。

4.2.4 钢铁用煤需求

钢铁行业的下游包括房地产、基建(包括市政、公路、桥梁建设)、机械、汽车、能源、船舶等多个领域。其中,建筑业(房地产与基建)用钢量占比50%~60%,制造业(机械、汽车、能源、造船等)占比约35%。如前所述,随着房地产政策逐步宽松优化,以及积极财政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端发力,建筑业对钢铁的需求预计将逐步回暖。制造业方面,随着房地产业企稳好转、基建投资增加以及其他扩内需政策的实施,将带动家电、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需求增长,增加对钢铁的需求。总的来看,2024年钢铁行业用煤需求有望继续增长。

4.3 煤炭供给增速预计将收窄

煤炭的有效供给量涉及产量、进口2个方面。受产量增速下降以及煤炭进口难以明显增加的影响,2024年我国煤炭供给增速将继续放缓。

4.3.1 煤炭产量增速将继续放缓

煤炭产量的变化取决于产能和产能利用率2个变量。其中产能变化取决于存量产能退出量和新增产能投入使用量之间的对比。

存量煤矿产能或将加速衰竭退出。近2年以来,我国陆续核增煤矿产能,对于缓解短期内煤炭供应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也相应加速了煤矿的资源衰竭,造成剩余服务年限缩短。

新增产能有限,产能接续乏力。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以下2个方面。一是现有煤矿产能的核增挖潜(主要为在产煤矿通过技术改造扩大产能,部分表外产能合法化等),二是核准新建煤矿产能。未来两者变化形势如下所述。

(1)产能核增挖潜方面。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为了及时应对煤炭供需紧张的局面,保障煤炭有效供应,相关部门主要通过煤矿产能核增方式来快速增加煤炭供应。经过近2年的大规模产能核增挖潜,现有煤矿产能潜力已经基本挖掘完毕,后期煤矿产能核增数量预计会明显减少。

(2)产能核准新建方面。2021年煤价大幅上涨以来,煤炭企业财务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但是在“双碳”目标约束、投资周期较长、回报不确定等因素的制约下,企业投资新建煤矿意愿仍显不足。

(3)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挖潜空间有限。自2021年实施煤炭增产保供政策以来,我国煤炭开采和选煤业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第四季度的59.5%左右攀升至2021年第四季度的74.5%左右,此后一直维持在该水平。产能相对优质的晋陕蒙三省(区)产能利用率,自2021年10月后一直维持在80%以上。总体看,存量煤矿的产能利用率基本已处于相对高位,再挖潜的空间有限。

综合来看,鉴于存量产能衰退加速,新增产能递补不足,未来总产能增长空间将相对有限;加之产能利用率可挖潜空间也有限,2024年我国煤炭产量增速将继续放缓。

4.3.2 煤炭进口难有增加

2023年我国煤炭进口4.7亿t,同比增长61.8%。根据分国别进口数据显示,煤炭进口仍主要来自于我国传统煤炭进口来源地: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蒙古、澳大利亚,总计4.45亿t,占总进口量的93.8%。2024年,预计煤炭进口来源地仍将是这些国家,但考虑到他们具体的煤炭生产情况,进口量估计难以进一步大幅增加,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1)印度尼西亚、蒙古国近几年煤炭产量大幅增加,支持了其出口的增加;后期产量持续高增长可能性较低,出口增速预计也将下滑。其中,印尼2023年煤炭产量为7.66亿t,同比增长约11.5%,前2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1.9%、8.5%。经过3年的高速增长后,印尼煤炭产量增速预计将有所放缓,抑制煤炭出口增长潜力。

(2)蒙古国方面,2023年蒙古国煤炭产量为8 119.2万t,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8%。预计未来蒙古国煤炭产量增速将所有放缓,同时受限于现有中蒙的运输瓶颈,我国对蒙煤的进口增量或有限。

(3)俄罗斯方面,2023年俄罗斯煤炭总产量为3.91亿t,同比下降1.0%。近几年俄罗斯煤炭产量基本维持平稳,略有波动,2024年出现大增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受制于铁路运力限制,我国进口俄罗期煤炭的数量或难大幅提升。

(4)澳大利亚方面,近几年受拉尼娜现象导致的暴雨影响,煤炭产量一直呈现小幅下降态势。2023年拉尼娜现象结束,未来产量有望恢复增长,出口或有一定增加。

总体看,2024年上述4个国家煤炭出口量总体增速将有所下降,预计我国煤炭进口将难有增加。

5 相关政策建议

基于煤炭产业经济发展预期分析,为了保证我国煤炭产业长期安全稳定运行,需进一步巩固提升煤炭保供能力,以创新筑牢产业发展原动力,推动煤炭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新的功能作用。

5.1 短期内继续提高我国煤炭增产保供能力

“双碳”目标下,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长期趋降,但当前至碳达峰前后,煤炭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国情,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煤炭作为当家能源,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的底气所在。现阶段,不应轻易转移对煤炭的注意力,更不应轻言“去煤化”。从煤炭产业经济发展预期分析来看,2024年我国煤炭供需仍将呈现紧平衡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煤炭价格容易因为意外事件冲击而出现剧烈波动。为此,除了强化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外,应从以下几方面巩固提升我国煤炭保供能力。

(1)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炭地质勘查规划,明确勘查的重点区域和目标,采用现代化勘探技术和方法,提高勘查的精度和效率,重点做好大型煤炭基地资源勘查工作。要加强东部地区找煤和深部勘探工作,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煤炭资源的重要产区,其潜力巨大,加强这一地区的勘探工作可以为老矿井接替和延伸提供有力支持;中西部大型煤炭基地也是勘查的重点,这些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加大勘探力度为矿区规划和新井建设提供详查和精查资源储量。

(2)推进煤矿产能核准新建,确保产能有序衔接。在碳达峰前,特别是未来几年煤炭需求预计继续增加的背景下,为了对冲存量煤矿产能衰竭退出引发的产能供给缺口问题,需要协调相关部门,改善煤炭开发环境,推进煤矿产能核准新建。考虑到煤炭资源储备情况,新建产能可进一步向新疆等地转移。此外,也可以通过加快推进在建煤矿工程进度、在建煤矿产能核增等方式,多措并举增加煤炭产能供给量,保障煤炭供给安全。

(3)有序构建煤炭储备体系。对于生产煤矿和重点用煤企业,建议实施用量3%最低库存制度,确保可调节库存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产品储备。在重点区域,特别是供煤难度较大的东北、华中、西南等地区,依托既有的铁路和部分公路的煤炭运输,布局一些国家级的煤炭储备基地。

(4)加大铁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晋陕蒙新等煤炭主产地区外送煤炭铁路运力,加快推动铁路集疏运系统和场站建设,优化铁路系统资源调配,促进煤炭产运需有效衔接。

5.2 坚持创新发展,解决煤炭行业发展原动力问题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安全隐患日益凸显,煤炭成本也不断攀升,仅仅依赖提高产量和扩大规模的传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煤炭行业只有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降本提效、提升竞争能力。在开采、分选、发电、原料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实施科技创新,将成为驱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为此,首先应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为构建现代化煤炭绿色智能开发利用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深化煤炭基础理论研究,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提升煤炭供给质量与效率。其次要突破煤炭产业链中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煤炭工业技术的自主可控。强化重大技术创新示范引领,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是要积极推进煤炭产业数字化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构建开放型合作创新生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5.3 关注煤炭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

现阶段,我国新能源发电产业已经步入高速增长期。随着新能源的迅猛发展,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面临诸多考验。一方面,电力供应中新能源占比增加显著提升了电力供给的随机性,进一步加剧了电力供需的时间错配,电力平衡对系统调峰的依赖性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尽管调峰需求持续扩大,但我国灵活性调节电源建设目前仍较为滞后。

在此背景下,煤电定位由主力型电源向调节型电源转变,是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可靠选择。因为相对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而言,将我国庞大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为调峰电源不仅单位成本更低、建设周期更短、适用范围更广,且不易受天气因素影响。煤电是当前条件下最具经济性、灵活性和广适性的调节电源。灵活性改造之后的煤电机组具备可靠的系统调峰能力,便于与新能源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运维,最大程度提高电源输出的稳定性和电力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研究课题组.2022-2023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J].中国煤炭,2023,49(3):2-10.

[2] 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研究课题组.2021-2022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J].中国煤炭,2022,48(2):5-14.

[3] 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研究课题组.2020-2021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J].中国煤炭,2021,47(3):53-61.

[4] 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课题组.2019-2020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J].中国煤炭,2020,46(3):5-12.

Research report on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China's coal industry from 2023 to 2024

Research Group of Zhongkuang (Beijing) Coal Industry Prosperity Index

(Beijing Green Energy Coal Economic Research Foundation, Haidian,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In 2023, China's economy overall rebounded and improved, and the coal industry continued to implement the task of ensuring energy supply. The overall coal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tended to be loose, and coal prices decreased year-on-year, and the Zhongkuang (Beijing) coal industry prosperity index overall showed a slight downward trend. Looking ahead to 2024, coal demand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to show a growth trend driven by macroeconomic recovery; due to the decrease of production growth rate and difficulty in expanding import space, the growth of coal supply will tend to slow down. Overall, the coal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in 2024 will show a slightly tight balance, and the coal industry economy will continue to maintain a stable and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is context, the coal industry should continue to improve coal production and supply capacity in China in a short term,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industry while adhering to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oal and new energy.

Keywords Zhongkuang (Beijing) coal industry prosperity index; coal industry; economic situation;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ensure supply; innovative development; new energy

中图分类号 TD-9

文献标志码 A

移动扫码阅读

引用格式: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研究课题组.2023-2024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J].中国煤炭,2024,50(3)∶12-20.DOI:10.19880/j.cnki.ccm.2024.03.002 Research Group of Zhongkuang (Beijing) Coal Industry Prosperity Index. Research report on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China's coal industry from 2023 to 2024[J].China Coal,2024,50(3):12-20.DOI:10.19880/j.cnki.ccm.2024.03.002

作者简介:

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研究课题组,隶属于北京绿能煤炭经济研究基金会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建的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由致力于煤炭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博士生、硕士生等构成。

课题组组长:郭建利(1984-),男,河北唐山人,副研究员,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数字与经济分院院长,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与政策。E-mail:guo_ccri@163.com

课题组成员:丁孙亚(1983-),男,安徽合肥人,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数字与经济分院博士,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与政策,E-mail:dsyily@163.com;吴月芳(1978-),女,福建南平人,硕士,神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环保主管,研究方向为环境工程,E-mail:wuyuefang@126.com;王蕾(1989-),女,山西临汾人,硕士,北京绿能煤炭经济研究基金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煤炭经济,E-mail:lnjj2011@sina.com

(责任编辑 康淑云)

新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