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主页 > 技术资料 > 科技论文

资本逃离煤炭产业的思考

时间:2021-12-24 来源:中国煤炭杂志官网 分享:

★ 能源经济 ★

资本逃离煤炭产业的思考

池亚楠 岳福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海淀区,100083)

摘 要 基于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发布的文章《全球100余家金融机构正在退出煤炭行业 未来还会有更多机构退出》,结合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能源革命,客观分析了金融资本逃离煤炭这一事件的内在机理,并阐述了其对中国煤炭产业的影响,进一步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应对资本逃离煤炭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 煤炭产业 金融资本 能源革命

1 全球新动态:100余家金融资本正在逃离煤炭产业

2019年2月,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以《全球100余家金融机构正在退出煤炭行业 未来还会有更多机构退出》为题发文,文章指出,自2013年世界银行退出煤炭产业开始,退出煤炭产业的机构数量开始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安盛保险和安联保险各自于2015年成为全球第一批限制煤炭保险和投资的保险公司。随后,约35家出口信贷机构(ECA)发布联合声明,称同意制定新的限制煤电贷款规定。同年,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宣传其“全球绿色证书”,并确认将在实际操作中排除对燃煤电厂的融资。2015年,全球第二大主权财富基金大幅提高行业排除标准,开始从煤炭领域撤资。自此,全球资本逃离煤炭的势头愈演愈烈。2018年5月,日本的第一生命保险发布新政,宣布将不再为煤炭投保。不久,三井住友信托银行(Sumitomo Mitsui Trust Bank)排除了燃煤电厂贷款。2018年9月,渣打银行宣布结束对世界各地新建燃煤电厂的贷款。2019年1月,加拿大出口发展局(EDC)和巴克莱银行宣布退出煤炭项目融资,芬兰Varma公司宣布停止煤炭投资,南非莱利银行(Nedbank of South Africa)撤回了对南非两大煤电项目的融资,奥地利VIG公司也于2019年2月停止了煤炭保险。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100家全球主要金融机构逃离煤炭产业,其中特别是动力煤领域,包括了全球前40大银行和20家主要保险机构中的40%。2019年的前9周,又有5家银行和保险集团相继宣布撤离煤炭产业的投资。

2 非偶然:资本逃离煤炭产业的内在机理

全球100余家金融资本逃离煤炭产业并非偶然,这是能源革命的前兆。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发生过三次能源革命。

第一次能源革命以钻木取火为标志,导致了以柴薪作为主要能源时代的到来。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广泛运用,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随之增加,以木材为主的生物质能已不能满足大工业生产的需求,能源供求矛盾日益凸显。为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第二次能源革命爆发,其成功的标志是煤炭取代木材成为主导能源。1850年,煤炭在英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2%,使得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在人类历史舞台上持续百余年,直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才有所改变。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以发电机、内燃机、电动机的发明与运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爆发。内燃机使用液态能源,能源效率更高。发电机的发明,使得人类所需的能源形式——光、热和机械动力都转换成电能,并可以通过电网远距离传送。与第二次能源革命相比,第三次能源革命不仅为产业部门提供了更加方便、高效的电力与液体燃料,而且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工业原料供应,使得工业生产体系由加工天然原料扩展为加工化工原料,产业链进一步延长,能源结构又一次发生质的变化,即一次能源结构逐步由以煤炭为主转向以石油为主,生产与生活更多地使用二次能源。

从19世纪初以煤炭为主,到20世纪中期以石油为主,人类大规模地利用化石能源已有200多年。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世界化石能源资源的紧缺性日益凸显,其不可持续性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性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国际社会致力于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永续发展的途径。单单是社会文明发展不足以催生能源革命,科技进步是推动能源革命的根本动力。煤炭替代木材并得到大规模应用,主要取决于蒸汽机的发明及其技术产业化;石油替代煤炭并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取决于内燃机的发明及其技术产业化。当今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成为普遍诉求,科技进步也使得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未来可期。煤炭虽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煤炭资源不可再生、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特点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引发能源革命,新能源逐步取代旧能源。全球100余家金融资本正在逃离煤炭产业的内在机理根本于此。

3 喜与忧:资本逃离煤炭产业对中国煤炭产业的影响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已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煤炭产量为35.46亿t,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7%。因此,对于资本逃离煤炭产业这一事件对中国煤炭产业产生的影响应保持高度关注。

国际金融资本逃离煤炭产业,其本质在于能源结构的优化,传统能源会逐渐被新能源取代。从长远视角看,煤炭市场整体增量趋缓将成为现实,这对产能相对过剩的国内煤炭产业资本来说是一场危机。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煤炭产业不可避免要受国际金融机构退出煤炭产业这一事件的影响,会产生投资不足现象,金融机构从煤炭撤资必然会导致海外煤炭供给减少。但煤炭产业投资量大、更新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煤炭市场的供求变化不会骤减,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煤炭生产者即便是预测到未来煤炭减量化趋势,也不会立即更新那些以煤为动力的固定资产投资,随着时间推移,煤炭市场上交易双方的非理性认识将逐渐被市场供需规律所矫正。长期来看,随着固定资产更新、技术进步,那些以煤为动力的设备达到寿命周期后,新投资的设备会以其他新能源为主,此时,新能源的技术应用和市场推广条件日趋成熟,煤炭需求会出现大幅下滑。煤炭市场将在新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上达到平衡状态,实现煤炭向新能源的过渡和转换,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4 冷思考:应对资本逃离煤炭产业的对策

综合来看,全球金融资本从煤炭产业撤资,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煤炭市场供需关系。这对中国煤炭产业来说,喜忧参半。对此,应理性对待,认清其间的机遇与危机,分阶段实施不同的战略对策。

(1)坚持以煤为基础不动摇。考虑到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兴起,煤炭作为化石能源的清洁度显然不可与之匹敌,加之煤炭的不可再生性,国际金融机构逐渐从煤炭撤资倒也无可厚非。但从实际上讲,由于不同国家能源结构的不同,不能简单一概而论。中国属于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煤电已成为基础能源,“去煤化”并不适用于中国实际情况。现在国际社会以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为由提出煤炭减量化的理念,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别有用心者想借此动摇中国能源基础。要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继续坚持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方针,推动煤炭产业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2)抓住机遇,主动应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煤炭供给减量化、新能源供给加速是个大趋势。同时也必须看到新能源的增加是个渐变的过程,诸多欠发达国家仍然以煤为主要能源,对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需求不甚强烈,发展中国家用煤需求短期内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煤炭价格也不会暴跌不止。这对中国煤炭产业来说应是个好消息,要抓住机遇,主动应变。中国煤炭产业仍处于结构性产能过剩阶段,去产能任务转重。国际煤炭供给量将会减少,致使中国煤炭出口量增加,这将有利于中国煤炭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因此,下一步有必要抓住机遇调整煤炭进出口政策,以应对国际煤炭供求关系新变化。

(3)引领潮流,赢得国际能源领域话语权。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比例呈四分天下格局:石油33%,天然气24%,煤炭28%,新能源15%。中国是石油、天然气进口大国,缺少卖方市场话语权。但中国煤炭产量在全球占比接近半数,应该拥有卖方市场话语权。缺席了前三次工业革命的中国,必须汲取经验教训,当全球能源结构再一次发生变化时,中国应发挥大国体量优势和国体政治优势,不断完善能源产业特别是煤炭产业政策,推动煤炭转型升级,使传统煤炭产业焕发出新生机,呈现出新业态,实现与新能源相伴发展,共迎能源革命引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大潮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岳福斌,崔涛.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2014):科学推进我国煤制油产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史丹.论三次能源革命的共性与特性[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1)

[3] 邹才能,赵群,张国生等.能源革命: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J].天然气工业,2016(1)

[4] 王显政.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煤炭,2015(4)

[5] 张玉卓,蒋文化,俞珠峰等.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及对我国能源革命的启示[J].中国工程科学,2015(9)

[6] 田慧芳.新一轮全球能源革命态势与中国应对[J].中国发展观察,2018(Z2)

[7] 秦容军.能源革命驱动要素及新一轮能源革命方向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8(6)

Thoughts on capital fleeing from coal industry

Chi Yanan, Yue Fubi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Haidian,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rticle "More than 100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withdrawing from the coal industry in the future" published by the Institute for 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 (IEEFA), combined with the energy revolution that has occurred in history, this paper objectively analyze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financial capital fleeing from coal, expounded its impact on China's coal industry, and further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on this basis.

Key words coal industry, financial capital, energy revolution

中图分类号 TD-9

文献标识码 A

引用格式:池亚楠,岳福斌. 资本逃离煤炭产业的思考[J].中国煤炭,2019,45(6):10-12.

Chi Yanan, Yue Fubin. Thoughts on capital fleeing from coal industry [J].China Coal,2019,45(6):10-12.

作者简介:池亚楠(1993-),女,河南南阳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煤炭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E-mail:1781594515@qq.com。

(责任编辑 宋潇潇)

新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