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管理──“新冠疫情后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 ★
Liu Wanbo, Zhou Yong. Explore and analysi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ath of coal enterprise in post epidemic period[J].China Coal, 2020,46(5)∶23-26.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经济遭遇剧烈震荡,已经成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又一场全球性公共危机和经济危机。作为我国基础能源的煤炭行业,在后疫情时代国际国内能源结构的深度调整中,必将顺应形势、谋求变革,开辟后疫情时代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从全国经济运行数据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国内GDP同比下降6.8%。其中,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65%、同比下降3.2%,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7%,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9.9%,行业整体由2019年同期盈利转为亏损。就川煤集团而言,2020年一季度,煤炭产量、销量、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25.2%、34.5%、38.4%,集团由同期盈利转为巨额亏损,经济运行质量严重下滑。
后疫情时代,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煤炭供需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影响依然重大而深远。
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欧美等疫情严重国家短期内将会出现比较罕见的经济衰退。尤其是诸多国家采取“封城”“封国”等疫情防控措施,阻断贸易往来,严重破坏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以致国际原油价格跌破20美元/桶,国际能源需求严重下滑,供需矛盾加剧。
我国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提速5G基站、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新基建,创新驱动智慧城市建设,在疫情防控、新能源技术革命、节能减排等政策推动下,将加快传统产业深度调整和结构升级,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将会得到有效抑制。
从国际上看,低价的原油和天然气将替代煤炭发电,煤化工产业将遭遇重创,国际煤炭产能过剩压力凸显。从国内分析,全国疫情防控稳定后,煤企复工复产已达正常产能水平,但下游行业复工复产进度和节奏不匹配,下游产业对煤炭需求不旺,加之低价进口煤增势强劲,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用户库存高,价格一路走低,煤炭产业到了“稳住供需基本盘、兜住产业生存底线”的关键时期。
但从长远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短暂的,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煤炭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赋存特点,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供应中的基础地位。全球范围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占化石能源的55%,而我国煤炭占化石能源比重高达94%,这是我国能源产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能源安全必须依靠煤炭。
(2)我国经济增长的韧劲动力十分充足。我国发展基础稳固,经济基本面良好,有超大体量的经济规模和物质条件托底,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有超大规模的市场空间、强劲的内需支撑;我国的制度优势明显、宏观调控给力,有利于熨平疫情带来的经济波动,保持我国经济稳健前行。
(3)防疫纾困减负措施助力经济渡过困境。自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各省(区、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费减免、信贷融资、稳岗就业等纾困减负措施,特别是中央政策不仅坚持“六稳”,同时强调“六保”,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将助力我国经济渡过暂时困境。
(4)新技术革命助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划到2021年,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疫情固然对煤炭产业造成较大冲击,但也带来补齐短板弱项、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
作为西南地区的骨干煤炭企业,川煤集团既面临煤层薄、倾角大、煤质差、灾害重、开采难的先天不足,近年来也饱受债务重、包袱重、亏损重的“三重”困扰,面临“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3座大山的压迫。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全国煤炭企业未能幸免,对于本在困境中挣扎的川煤集团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唯有改革脱困、强身健体,苦练内功、挖潜增效,不断探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1)积极化解债务。面对债务高企、亏损严重、资金困难的不利局面,川煤集团2020年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实施司法重整为动力,积极化解债务危机,优化集团负债结构,全面恢复融资功能,助推企业涅槃重生。与此同时,推进集团内部相关资产、业务的专业化重组,强化各产业板块人财物、产供销资源的集中管控,构建形成集团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推进企业瘦身健体、轻装上阵;坚持因企施策、因业施策,强化减亏灭亏,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推进“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盘活存量闲置资产,有效解决集团管控能力不强、运营效率偏低问题,坚定走“产业+资本”的融合发展之路,推进集团加快向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营,多元化股权、产业化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2)深化减人提效。2016年以来,川煤集团大力推进煤炭去产能,2016-2017年分步退出矿井13对,核减产能矿井1对,退出产能771万t/a,分流安置人员1.4万余人。在集团煤炭生产人员较去产能前减少26%的情况下,2019年原煤生产人均产量较2016年仅增长了13%,减人提效成果甚微,成为影响企业效益提升的“拦路虎”。继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创新完善“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新机制,推进减层缩链、减人提效,将是川煤集团深化改革的又一重头戏。坚持机械化换人、信息化减人的思路,从科学精准定编定员、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创新劳动组织模式等多方面入手,着力解决煤矿单位“一线缺、二线松、三线臃”的突出矛盾,改善集团现有矿井用人多、效率低、效益差的现状。
(1)加快智慧矿山建设。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综采技术发展迅猛,全国智能化综采面目前已突破200多个。2019年,川煤集团在平均煤厚1.5 m的龙滩煤矿3124(南)综采面试点实施了智能化综采技术改造,该综采面2020年3月、4月连续突破单产12万t/月水平,较改造前提高了50%以上,为150万t/a的龙滩煤矿实现“一矿一面”达产积累了宝贵经验。煤层赋存条件的先天不足,已使川煤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输在了起跑线;全国各地、同行先进企业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快速发展,再次将川煤集团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因此,川煤集团的智能化综采注定要经历一条更加艰辛曲折的探索之路。集团上下将再次发扬“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大倾角综采攻关精神,在2020年内启动实施大宝顶煤矿大倾角智能化综采技术攻关,旨在35°以上大倾角、急倾斜综采面的钢铁长龙上装配“自动挡”,坚持1年一小步、3年一大步,掀起一场复杂地质条件下智慧煤矿建设的新革命,实现集团经济增长模式由生产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
(2)精益高效组织生产。川煤集团将把全员工效目标纳入各级班子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倒逼煤矿单位通过“一优三减三提升”、“五化融合”、综采综掘“双达标”、生产预控管理等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手段,逐步提升全员工效水平,实现矿井均衡、弹性生产。坚持以保留矿井夯基固本、达产稳产为目标,有计划地加大保留矿井接替调整、装备投入和改造升级力度,确保集团所有煤矿实现“一矿一面或一矿两面”达产稳产,煤矿综合产能利用率达85%以上,50%以上矿井资源回收率和生产效率达到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坚持绿色、清洁发展理念,针对部分煤矿灰分高、硫分高、热值低、价格低的“两高两低”现状,努力从设计、开采、运输、筛分、洗选等环节入手,强化煤炭配采、配洗、配销力度,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建立“订单式”弹性生产机制。
(1)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川煤集团将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倾角、急倾斜综采成套装备制造、开采技术和现代智能、信息技术相融合,倾注全集团之力,广泛借脑借智,择机引入战略投资,实施强强联合,汇聚优势技术、管理与人才资源,推动集团大倾角、急倾斜综采装备制造向智能制造换挡升级,全力打造从设计选型、智能制造、安装调试、技术指导、售后服务“一条龙”的大倾角、急倾斜智能化综采成套装备制造与开采技术综合服务的商业新模式,推动集团煤机装备“智造”产业转型升级。
(2)打造新型能源产业。川煤集团将坚持实施煤电一体化战略,择机重组矿区发电、输配电、售电业务,择机引入优势电力法人,打造新型能源投资平台,大力发展煤矸石及煤层气发电、余热发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板块。坚持以国家、四川省电力体制改革为契机,依托矿区存量电网资产,按政策申办电力业务许可证和供电营业许可证,发挥集团矿区电网辐射范围广、周边高耗能企业多的优势,拓展矿区周边大型工业园区、城市综合体、城乡工农一体化等增量配电业务,以集团现有10多亿kWh/a售电市场为平台,整合拓展煤炭下游建材、钢铁、焦化等高耗能企业购售电资源,开展规模化、捆绑式购售电业务,牵头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全省高耗能企业购售电平台。
(3)延伸非煤服务产业。川煤集团将坚持“以煤为基、产业相关、产权多元、科学转型”的发展战略,积极审慎加快非煤服务产业转型步伐。物流贸易方面,极力打造“大贸易、大物流、大金融”三位一体的产融结合的现代物流平台,实现“占渠道、做增量、拓市场”的目标。现代建筑方面,做强做大“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新型建材、投资融资”4个板块。医疗康养方面,着力构建“医养结合、健康养老、酒店旅游”于一体的优势服务型企业。非煤矿山开发方面,以贵金属采矿业为突破口,控制一批储量大、品位高、具有中型规模以上的贵金属矿产项目,积极开发非煤矿山资源。
(1)强化预算降本控费。作为煤炭去产能后的保留矿井,必须转变自身生存模式和盈利模式,紧紧牵住成本费用管控的“牛鼻子”,真正实现矿矿不亏损。川煤集团将以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扎实贯彻“全覆盖、精测算、细分解、刚执行、硬考核”的预算管理理念,紧盯人力、材料、电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个六费”等关键要素,推进煤矿安全生产、财务经营、物资采购、煤炭营销、人力资源等传统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助推企业提质增效、降本控费,走出一条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2)精准调配管控资金。川煤集团将秉承“现金为王、量入为出”的理念,以资金使用效率效益为目标,倒逼资金管控绩效。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精准调配、高效管控资金,真正把有限资金用在保安全、保生产、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行、保发展的“六保”上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区域财务结算中心,集中统筹调配财务资金,让资金看得见、管得住,杜绝坐收坐支现金和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坚持有效益、能发展的原则,新项目投资必须反复论证其经济技术可行性,项目投产必须盈利,有效规避投资风险,防止乱铺摊子造成企业资金断链。
(3)用好用活支持政策。国有煤炭企业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应积极呼吁国家、省市政府加大传统煤炭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助推企业改革脱困、转型升级。2020年一季度,川煤集团上下联动、主动出击,对接落实了社保及税费减免、优惠电价、稳岗补贴等防疫政策资金8300多万元,缓解了短期经营困局。在常态下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经济发展,川煤集团将继续争取落实好国家疫情防控、煤炭改革发展、国债安全技改、产业结构调整等支持政策,关注研究中央政府支持“六稳”、实现“六保”而出台提振实体经济的纾困减负措施,对接落实集团在司法重整方面的税费减免等政策红利,努力把疫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