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苑

布上的浪漫

时间:2024-10-29 作者:伍思涵 来源:陕西煤业 分享:

曾几何时,大理早已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当我真正站在苍山脚下,漫步在古城的青石板上,洱海的微风轻拂耳畔,映入眼帘的是随风而动的蓝白相间的布料,在阳光下与天空的蓝交相辉映,显得更为飘逸动人。

一大早,我和小伙伴便满心欢喜去了预约好的扎染房,它坐落在白族经典的三坊一照壁的小院里,集扎染历史展览、现场体验和周边产品销售于一体。一入门,各种花色的扎染布悬挂在屋顶和房梁上,随风轻轻摇曳,犹如一幅幅流动的艺术画卷。各种捆扎手法和展品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惊叹于这非遗扎染的独特魅力。

扎染,古称“绞缬”,作为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大理的白族与彝族民间传承为独特的手工艺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扎染的制作过程繁琐复杂,需历经二十余道工序,且对染缸的维护亦需细致入微。

了解完扎染的历史后,笑容满面的阿婆带领我们前往屋后的染坊。染坊里有很多老师,其中不乏年轻的姑娘和小哥,我诧异于这些年轻人对传统手艺的热爱和坚守,他们灵巧的手指在布料间穿梭,将各种图案生动地呈现在扎染布上。我的老师是一位美丽的白族金花,她穿着白色上衣、红坎肩,腰间系着绣花飘带,端庄优雅。她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各种图案的扎染方法,并指导我选择裙子下摆的图案。我选择了兔子和蝴蝶,扎的过程中我不禁询问老师:“姐姐,为什么有这么多年轻人在这里工作呀?”老师用带着白族口音的普通话和我说:“家里人年龄大了,希望有人能够将扎染技艺传承下去,我便回来了”。此时另一位老师也闻声而来,她告诉我,自己并不是白族人,只是因为喜欢这项传统技艺,于是来到这里学习,已经三年了。听完我对这项非遗技艺不禁又多了几分敬意。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扎染过程,先将布料折叠成想要的形状,然后用细绳和夹子将布料固定住,形成各种图案。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小心和耐心,因为一旦固定不住,就会影响最终的图案效果。在扎染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布料的柔软和绳子的张力,仿佛在与布料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扎好的衣服需要先泡水,然后放进染缸染色。染缸里的蓝色颜料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将衣服放入染缸中,看着它在蓝色的颜料中慢慢浸透,时间越长,颜色越深。由于我喜欢淡淡的蓝色,所以浸泡的时间只有十几秒。染好后,布料呈现一种黄绿色,扎染老师告诉我,这是因为还没氧化,晒干后就会变成蓝色,我期待着它变成蓝色的那一刻。

染好后需要将颜料过水清洗掉,然后拆掉白线。在拆掉白线的瞬间,我充满期待和惊喜。我看到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兔子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它们在我的裙子上绽放着美丽的姿态。晾晒后,一条扎染裙子就做好了。扎染结束后,裙子上的蓝色更加耀眼夺目,仿佛带着大自然的神秘力量。终于,我也将这风花雪月穿在了身上。

在彩云之南的大理,浪漫无处不在。大理的浪漫在于巍峨的苍山、浩渺的洱海、白墙黛瓦的古城,更在于蓝底白花的非遗扎染。这抹传承千年的蓝,也将随着时间的流转继续在布间沉淀。

新煤网